昨天的故事如惊雷——电影《开罗宣言》观后
//m.auribault.com 2015-09-10 19:32:56来源:中工网作者:白 漠

 

    第三,它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展示了文明进步的力量。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具有深厚封建主义和军事主义传统的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强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其它西方大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其采取了妥协甚至纵容态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用于侵华战争的装备材料大部分是通过贸易方式从美国得到的。1941年1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曾经给予中国抗战大力支持的苏联也逐渐停止了对华援助。影片并没有计较这些历史旧账,而是从头到尾响彻着一个声音,就是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同法西斯作战。诚如丘吉尔在广播中所说:“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和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和国家都将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因为,大国领袖们终于在惨痛的教训中意识到,要维护自身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把握了这个历史主流,也就从鉴往知来的意义上彰显了那场战争对今天的启示。

    开罗会议召开前夕,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木屋里,从幻灯片中看到了牺牲的抗联将军杨靖宇,看到了抗日游击队扒铁路、炸桥梁、锯线杆的场面,也看到了衣衫褴褛的百姓拉着石磙艰难前行,为美军建造机场的情景,不禁发出“战争改变了中国,中国的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慨叹。一个弱国战胜强国,必以一个领先时代的思想为引导,以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为动员。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战后供认,他们最大的错误在于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充分注意陕甘宁的“圣地”作用,最可怕的是中国共产党“把一场军事战争转变为政治战争”。当罗斯福在开罗会议期间问及中国统一的前景时,史迪威将军把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放到了他的面前。影片在战争的叙事中隐现着革命的叙事,因为在残酷的战争之火中燃起的革命之火,使耻辱与磨难变为中华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涅槃。

    得到珍珠港被袭的消息,希特勒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这场战争已经赢了!日本在过去的1000年里,没有输过一场战争!”可是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这个战争狂人就亡命在苏军攻克柏林的炮声中,他的日本盟友被迫宣布投降。影片并没有在这个戏剧化的情节中忽略胜利和光明的另一面,就是日本右翼势力对于投降决定的坚决反对。在战争硝烟已经消散的今天,法西斯的幽灵仍然企图借尸还魂。然而,当冈村宁次在何应钦面前低下早该被斩掉的头颅,用那双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手颤抖着递上《投降书》;当受降大厅的窗帷同时打开,60多面参战国的国旗在微风中展现出和平到来的壮观气象……我们可以确信,文化是人类“对野蛮、无知,祸害,对自己本身,对反动与黑暗势力的辉煌胜利的永不衰败的历史,也是它有权引以为自豪的胜利的永不衰败的历史。”(贡恰连科)

    走出影院的时候,翻飞的鸽群正在阳光灿烂的碧空中翱翔。也许其中就有影片里江户英子为女儿忆樱放飞的一只——一个多么可爱的,由中日两国父母共同孕育的属于未来的孩子,竟在重庆大轰炸中被她自己的同胞炸死!

    耳边响起了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去世前说过的话:“凡是经历过战争的恐怖,而仍爱战争者,简直就不是人类!

    远方似乎传来了片尾的歌声:

    我的故事可以讲给后人,我的苦难但愿不要再来。

    我的天空鸽子自由飞翔,我的大地鲜花四季盛开。

    我的蓝色星球永享和平,我的兄弟姐妹幸福万代……

                                                                                                                                                                                             2015年9月10日于北京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允驰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