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跃入新境界(组图)-中工国际-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库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国际

外交

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跃入新境界(组图)

2019-04-17 16:23:32 光明日报

  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3月5日在曼谷举行“天津2019年职业教育奖学金行前培训开幕式”,确定今年将有70名泰国职业院校学生前往中国对口院校留学。图为入选学生与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教师确认自己所选专业。新华社发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目前已有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各国共建共享,成果丰富,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和投资合作扎实推进,文化越来越交融,民心越来越相通。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有力推动了中国企业高质量地“走出去”,也将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将更多更好的国外产品和服务引进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的新时代,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正使“一带一路”建设达到一个新境界。

文化贸易与投资异军突起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推动下,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高达30.5万亿元,增长9.7%;服务进出口5.2万亿元,增长11.5%,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额64亿美元,增长16.0%,双向互动成效明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深入人心,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有力带动了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水平的提升。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3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0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4%;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34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8%。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总额达163亿美元,为历年最高水平。截至2018年底,我国企业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文化及相关产业境外企业516家,累计直接投资98.1亿美元。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49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3亿美元。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背景下,相关国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工艺品、美术产品、艺术收藏品和各类出版物的出口规模和增幅位居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中小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因具有灵活性、互动性、互补性高的特点,已成为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的主力军,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

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愿景与行动》总体目标和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担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大任。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立足所在国,讲好中国故事。截至2018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立了37个中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个,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推广网络。近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创新理念,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举办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统计,2018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举办各类活动1610项、3566场,培训学员近6.8万人次,直接受众829万余人次。“欢乐春节”“中国文创展品展示周”“天涯共此时”等品牌活动以质量高、互动性强,受到广泛欢迎。在我国国庆日、与所在国建交纪念日以及重要国事访问前后等重要活动时点,举办体现文化外交特色的专题活动,既有政府间合作也有民间交流,既有学术交流亦有大众沟通,加深了相关国家对中国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孔子学院辛勤耕耘,传播中华五千年文化。十五年前,我国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历史的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下,目前,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建立了153所孔子学院,149个孔子课堂。以文化交流带动文明互鉴,已带动全球学习使用汉语者达1亿多人,数十个国家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已将中国作为留学的首选地。孔子新汉学计划和孔子学院奖学金,共资助优秀青年学习研修或攻读学位。中华五千年文化,特别是文明新成果,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关注和喜爱。

政府交流和民间交往同时发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也对民心相通需求更加迫切。“一带一路”民心互通的文化交流,要在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同时发力,既要畅通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也要丰富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

  在政府层面,着力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的水平,充分发挥政府推广中国文化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打造高品质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精品项目,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如组织高端学术交流,推介代表国家水平的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等。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改进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通过新兴媒介不断延伸和扩展传播内容,赋予文化传播更多活力,使之更加贴近所在国人民日常生活。孔子学院在开展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可尝试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同时把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中小学孔子课堂,发挥孔子课堂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基础性和潜移默化作用。

  在民间层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广泛鼓励对外交流,做好规划和设计,以创新的方式将涓涓细流汇成各国人民友谊的江河。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包括商会、协会、基金会等的窗口和纽带作用,使之成为对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充分调动国内各省市区的积极性,对接重点国家、重点区域,深度挖掘合作潜力,例如加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与东南亚国家的民众交往,山东省、河南省重点与非洲开展农业合作等。发挥我国高校众多的优势,重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文化教育与民心相通。加强我国智库与相关国家智库的交往,通过思维碰撞,增进相互了解,求同存异。同时,重点鼓励最具活跃性的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去”,将中国的管理文化、现代技术、优质产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办,“一带一路”建设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个崭新阶段,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将为建设一个更加便利、更加畅通、和谐包容的世界作出更大努力、更多贡献。

  (作者:周勇,系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

编辑: 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国际40年:唱响共同繁荣的中国声音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