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创建全国第一家职工书屋的工会主席永远离开了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致敬!创建全国第一家职工书屋的工会主席永远离开了

来源:中工网
2024-08-18 15:32

2024年8月15日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河南省内黄县总工会原主席、全总原执委

职工书屋建设的初期创办人和推动者

邵敬春同志

在河南去世

享年70岁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邵敬春退休前任河南省内黄县总工会主席,扎根基层工会20年,把工会比作职工的家,把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热情和赤诚扶助困难职工,使一个基层工会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县工会”。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等60多项荣誉称号。

2万多名职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

内黄县是一个地处河南省北部的农业大县,1991年,邵敬春出任内黄县总工会主席时,县工会只有几间办公室,几把破桌椅,处于“活动无阵地,帮扶无经费,职工不认可,领导不满意”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样的状况,邵敬春在县委的支持下,带领工会干部潜心苦干,多方筹措了30万元资金,建起了新工人俱乐部,使得内黄县2万多名职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这是邵敬春(左)在慰问困难职工(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全县建会率和入会率均达到100%

1993年,邵敬春瞄准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兴建工人文化宫。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她把自己的家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建设。为把好工程质量关,她每天坚持上工地检查,有一次因劳累过度,摔倒在工地,被钢筋扎入小腿肚子一寸多深。1996年10月,占地15840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终于竣工,这对一个相对落后的中部农业县而言,实属不易。

截至2008年4月19日,内黄县工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全县职工运动会;先后举办职工文艺晚会58场,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1000多个,进行各类知识竞赛51场;并以文化宫为依托,还组织成立了钓鱼协会、乒乓球协会、太极拳协会和篮球队、秧歌队、锣鼓队等。截至2008年4月,内黄县基层工会组织783家,较1991年增加3.2倍;新发展工会会员6.2万人,总数达到7.9万人,较1991年增加3.6倍。全县建会率和入会率均达到100%。

创办全国首家职工书屋

这是2006年的调查结论——内黄县职工队伍“三低三多”,即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低,喝酒的多、打牌的多、混日子的多;“一少两难”,即职工学习平台少,职工读书难、学习难。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阅览室里,充斥着假书、伪书和内容不健康的书刊。

2006年8月,邵敬春赶到北京向全国总工会求援。中国工人出版社决定,在内黄县总工会建设工会职工书屋,赞助4万册图书,其余部分图书让利销售。

3个月后,我国第一家工会职工书屋在河南内黄县正式落成。新建的书屋窗明几净,藏书种类涉及社科、文艺、经管、励志、时尚、休闲、少儿、美术等门类。很快,全县相继组建100家职工书屋,藏书总量超过56万册,内黄职工可在任何一家职工书屋借阅图书。

邵敬春和内黄县总工会的大胆尝试,无意中打开了一扇惠及亿万职工阅读服务的大门。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2006年,全国第一家职工书屋在河南内黄县落成。邵敬春(右一)

一条短信换来的“全家福”

邵敬春是许多困难职工的知心朋友。

2007年8月2日,正在北京开会的邵敬春收到一条来自伤残职工郭会平的短信。和职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她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名职工在绝望时向工会组织发出的求助信号。

当匆忙赶回内黄的邵敬春及时出现在郭会平面前时,这个35岁的大男人紧紧握着她泪流满面。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家访。郭会平原本有个幸福的家,但10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工伤事故,导致他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不说,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由于所在公司破产,赔偿金迟迟没有到位。妻子因忍受不了生活的重压而离家出走。看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郭会平产生了轻生念头。

邵敬春开始四处奔走。在她的积极协调下,内黄县政法委、县法院等部门决定在郭会平家现场办公,为郭会平送去2万多元伤残赔偿执行款。邵敬春还为郭会平一家送来6000多元救助金,缓解了他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感激之余,郭会平和他那因感动而回家的妻子拉着孩子们一起,同邵敬春照了一张“全家福”。

“工会是职工的家,家就该为职工说话办事”。邵敬春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她工作期间,内黄县总工会通过开展党政工结对子活动,累计帮扶1.8万人次,并使1800余名特困职工子女化解了入托与上学难题。

斯人已逝,而邵敬春服务职工的精神却仍然影响着每一位工会工作者。

(来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工人微信公众号、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