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细节逼真的微缩四合院模型展示了北京居住环境的变迁。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房顶上的鸽子笼,院门口的小竹车,勾起人们的回忆。
小到一根葱、一个碗,都力求真实再现四合院居民真实的生活状态。
除了四合院建筑外观,微缩模型还呈现了房屋室内的家具布局和起居细节。
本报记者 刘冕
胡同深处,一座四合院,朱门半掩,里面藏着北京人40年的记忆,饱含着北京人对这座城市变迁的追忆和美好畅想。
这是一件微缩模型,位于“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展厅内。每一天,4万余名观众能从这件展品里品读改革开放北京的40年记忆。
“呈现在您眼前的模型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杂院内人民生活的场景。”女讲解员戴着扩音器,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述着,“您可以从四个角度观察大杂院内外的生活,比如这幽静而狭长的胡同,正面的金柱大门和倒座房,垂花门里拥挤的院落,四合院正房内两户人家的家具布局。”
“妈妈,这屋顶上的是什么?”彭帅今年刚上幼儿园,土生土长的小北京人在模型前发问。
“这个是鸽子笼,这排房子叫倒座房,最早是用来会客或者当门房用,就跟现在小区门口保安岗亭似的。”孩子的母亲今年三十多岁,从小生长在北京的胡同里。
确实,就如鸽子笼一样,改革开放40年,很多城市中常见的东西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生动、更现代的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的四合院多数已经变成了大杂院。因居住人口激增,原先一家一户的院子被分割,变成杂院。模型里,随意搭起的石棉瓦,从围墙上伸出的烟囱与接油烟的小桶构成了很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院外,一派初冬景色。卖蜂窝煤的师傅踏着板车串胡同,骑到这家门口便被刚遛鸟回来的大爷叫住。大爷和坐在门口的大妈估摸着蜂窝煤的数量,准备把煤存放在门口自己搭建的小煤棚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煤棚子是家家户户的标配。南锣鼓巷地区有一幅老照片,沿着院墙的墙根儿,一溜儿煤棚子。而如今,棚子早就拆了,路面也平整了,电线都入地了,店铺接踵,人头攒动,是最具京韵的景点之一。
黝黑的蜂窝煤退出了绝大多数北京人的生活。2015年,城市核心区实现无煤化,老城区里再没人烧煤取暖,仅剩的9家煤铺在当年年内关张。“煤改电”后,北京的胡同干净了,北京的天更蓝了。
除了蜂窝煤,模型里还有一件典型的北京记忆——囤成小山的大白菜。“这是老北京冬天的当家菜,醋熘白菜、白菜粉丝、白菜炖冻豆腐……天天都是白菜。”市民王先生站在模型前回忆,“40年转眼就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体现在餐桌上,与最初有钱了上顿下顿鸡鸭鱼肉不同,现在一日三餐讲究健康饮食。”
无论是40年前,还是现在,一抹绿色是四合院里不可或缺的装饰。“北京人喜欢玩,尤其喜欢亲近自然。我小时候跟院子里养芍药,隔壁大爷弄的葡萄架子一到秋天就结满了果实,对门儿院儿里有枣树,还有柿子树,经常还没熟透,就被淘气的孩子给摘了。”市民刘先生小时候住在什刹海附近,一座模型勾起了他美好的记忆,“现在虽然搬进了楼房,但楼门口经过治理,也有了几座小花园,虽然不大,但种了挺多植物,每次吃完饭我都要去遛个弯儿。”
柴米油盐半辈子,百姓故事里记录着伟大时代的进步;青瓦灰墙里,北京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改革开放。
在展厅里,有一个电子屏幕,主题是“我爱我的家乡”。市民李先生祖籍山东,来北京打拼已经二十多年,他给山东和北京各点了赞。“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和我一样的外乡人融入了北京,这座城里的人很大气也很包容,尤其是初来乍到时给了我很多温暖。所以,我愿意用我的努力工作,去回馈这座城市。”他掏出手机,将北京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北京市生产总值表都拍下来,他说,“回去后,我要给孩子讲改革开放,这几组数据最有说服力。”
展品揭秘
微缩四合院是怎么“建”成的
这件微缩四合院模型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宋东葵、谭泽恩两位老师带领13名学生历时3个月时间,综合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很多历史资料及优秀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场景创作完成的。
其中,冬储大白菜每一片菜叶都是拿宣纸染色而成,以轻质粘土做白菜芯,把一片片白菜叶按真实生长形态贴上去,再经过些微塑造做旧,一棵微缩白菜才算制作完成。最后创作者选择了一个走街串巷卖白菜的场景,把白菜堆在一起,加上秤,还原了当时入冬之际,老北京人囤大白菜的一幕。
四合院的瓦是一片一片按照尺寸精心裁剪、上色、做旧,像盖房子一样逐片覆盖上去,每一片瓦都带有自己的温度。院子里,柿子树上的枝杈是一根一根粘上去的,上面的柿子是通过轻质粘土揉搓而成,再染上橘色。
还有院门口的小竹车,很多“70后”“80后”小时候都体验过。等孩子们长大了,竹车继续物尽其用,可以推着竹车买菜、拉煤、运货,干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