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文献里的古老“中秋节”:崇敬拜月 吃大月饼-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旅行

人文

敦煌石窟文献里的古老“中秋节”:崇敬拜月 吃大月饼

2018-09-25 07:40:08 中国新闻网

 9月24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解读了敦煌壁画和敦煌遗书文献中“崇敬拜月”“吃月饼”等有关古代中秋的传说故事和民俗活动。图为莫高窟第35窟中的“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 ,菩萨右手的月亮中,清晰地描绘着金蟾、桂树和捣药的月兔。 敦煌研��

  中新网兰州9月24日电 (记者 徐雪)9月24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解读了敦煌壁画和敦煌遗书文献中“崇敬拜月”“吃月饼”等有关古代中秋的传说故事和民俗活动。

  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师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月宫图景。从莫高窟第35窟中,绘有“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壁画可以看出,菩萨左、右上手托着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古人不知道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只是按照肉眼所见的太阳以及月亮的颜色,为之赋予不同的色彩表现。

  此外,菩萨右手的月亮中,清晰地描绘着金蟾、桂树和捣药的月兔。寥寥几笔勾勒出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月兔翘首而望,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敦煌话月,月神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角色。古人因为对天体的想象,引发了对于月神的朴素崇拜。唐宋时期的敦煌民众非常重视月神,相信月神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吉祥如意。

  据敦煌文献可知,八月十五这一天,恰逢太阴娘娘月神的诞辰,在当天晚上,人们摆设香案、放置贡品来敬奉月神。以隆重的仪式感,传递诚挚的心愿。

  《拜新月》中也有记载,当日民众穿上最华丽的衣服,登上专门的“拜月楼”,香案上少不了的是月饼、西瓜,还有各式的节令水果。高悬空中的明月圆满无缺,拜月的内容自然是希望家庭团圆、有情人得以团聚。

莫高窟第159窟还绘有“斋僧食品”,画中便是各式面饼。相关记载称,最初的“饼”其实和中秋没什么关系,只是没有馅料的普通馒头而已。唐宋时期,用酥油和饴糖混合做馅料,便非常接近现在的月饼了。 敦煌研究院供图 摄

  月神是普通民众祭拜的对象,佛教徒礼拜的则是“月光遍照菩萨”,也称月光菩萨、月净菩萨。莫高窟第384窟中便是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月光菩萨身呈白色,乘于鹅座,手持月轮。在药师佛的无量菩萨眷属里,他与日光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的菩萨,秉持着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

  拜完月亮,便是吃月饼。传统的敦煌月饼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史料记载中的敦煌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厚度也达到5公分之多,这样的大小,更像是一轮天上的圆月。除了尺寸,人们还在月饼上做出“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画面,吃起来别有一番花好月圆的情趣。

  莫高窟第159窟还绘有“斋僧食品”,画中便是各式面饼。相关记载称,最初的“饼”其实和中秋没什么关系,只是没有馅料的普通馒头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圆饼中加入了干枣、核桃制成的馅料,再到唐宋时期,用酥油和饴糖混合做馅料,便非常接近现在的月饼了。

编辑: 郭丽娟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秋染锡林郭勒大草原

  • 优势栏目

    茶卡盐湖获颁中国首家“最美星空摄影基地”

  • 优势栏目

    香港最古老的街市——西港城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