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旅游频道县市旅游-正文
从“景点”到“全域” 黄冈市旅游产业发展奏响新旋律
//m.auribault.com 2016-04-15 来源: 湖北省旅游委
分享到: 更多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现在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前的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要过渡到全域旅游模式,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前,黄冈市部分地区探索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先试,红安、麻城和罗田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英山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一切资源都是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在这些地区成功实践。

一、以全域创建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经济转型

  红安县以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一是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抓好15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围绕1条主线,3条副线,着力打造4个示范带,形成生态文化、休闲养生、农业观光旅游新亮点。二是以厕所为抓手提升旅游服务。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等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3座,全部达到A级质量等级标准。三是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扶贫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每村给予2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用于推动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是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推进“旅游+互联网”。改变旅游商品“散兵游勇式”营销方式,让“红安礼品”走得更远;寻求与去哪儿网、驴妈妈、同程网等平台合作,不断满足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五是加大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景区管理模式,推进景区提档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二、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力争打造全域旅游强市

  麻城市认真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面创品牌、全心抓标准、全域抓旅游、全城搞服务、全力抓重点,力争打造湖北全域旅游强市。一是全面提升认识。树立“旅游+”是麻城的重点产业、重点工作的思路,确定为引领麻城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二是全面创建品牌。加大旅游景区提挡升级,以龟峰山风景区为龙头,城区各景区为骨干,重点抓品牌创建,全面推进龟峰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三是全面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旅游农特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在空间领域、行业领域、消费领域、时间领域、社会领域抓好旅游。四是全域发展旅游产业。举办了首届大别山旅游庙会、第四届茶花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筹办第五届杜鹃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麻城孝感乡”寻根游活动。五是实施全媒体营销。在成都、重庆举办旅游推介会,在湖北卫视、凤凰卫视等电视频道投放广告,投放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牌,在武汉投放公交车身广告,实施新媒体营销和网络营销。

三、全要素全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全域旅游

  罗田县为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认真研究发展思路,破解“大旅游、大发展”命题,以“一万工程”为主脉络,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是思想全统一。县委、县政府提出咬定旅游兴县目标不动摇,在旅游转型发展中抢滩登陆,把旅游作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集思广益、凝神集气,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二是要素全配套。围绕创建目标,提出打造“一万工程”,即一县城、两中心、三画廊、四名镇、五游线、六营地、七产业、八文化、九项目、十景区、百景点、千旅馆、万民宿。三是试点全启动。2016年重点完成A级景区、旅游名镇创建和重点旅游项目实施,以及统筹生态村、美丽乡村、文明新村、新农村示范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以及传统村落的启动建设,加快对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加快建成一批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点。

四、聚焦“四全”发力,激活乡村旅游

  英山县坚持全域旅游、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强县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进。一是全域统筹,高扬乡村旅游发展“主旋律”。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构建“一区四带”旅游格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二是全业融合,共奏乡村旅游发展“交响曲”。推进农旅融合,将旅游元素植入农业产业化之中;推进商旅融合,将农特产品包装成旅游商品;推进文旅融合,为旅游挖掘文化记忆;推进扶贫与旅游融合,力争扶持50家旅游市场主体,带动3000户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业,3年时间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三是全面营销,叫响乡村旅游发展“最强音”。强化品牌营销,融入“灵秀湖北”和黄冈旅游整体宣传;强化节庆营销,举办茶文化旅游节、挺进大别山漂流赛等节庆活动;强化精准营销,在最大客源市场武汉投放旅游广告。四是全民参与,给力乡村旅游发展“大合唱”。突出农民主体,吸引大批打工者纷纷返乡就业创业;培育市场主体,招商引进一批旅游综合体;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县“四大家”班子成员包乡联村责任制和县直单位帮扶责任制,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供稿:刘芳)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