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强劲复苏释放三个清晰信号-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幻灯片

中国外贸强劲复苏释放三个清晰信号

韩基韬
2020-12-08 14:47:37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继10月强劲上涨之后,11月中国外贸复苏势头更劲。根据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4607.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出口增长21.1%,进口增长4.5%。

图片来源:IC photo

  可以看出,强势出口对中国外贸这份亮眼成绩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21.1%的出口涨幅,远远超过彭博社调查分析师此前12%的预测,也是2018年2月以来录得的最高出口增长纪录。截至11月,中国的出口已经实现连续6个月正增长。

  从出口商品类别上看,机电产品为整体出口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由于海外需求回升,今年1至11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超过59%。此外,受疫情反复影响,国际社会对医疗器械、个人防护用品和居家办公用品等需求大增,也助推了中国出口增长。1至11月,医疗仪器和器械的出口总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长42.5%;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额增长了31%。

  按照美元计价,11月中国进口也实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路透社分析说,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上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振奋了”进口数据。这也表明,中国市场消费复苏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清晰。

  经过多年发展,由中国电商发起的“双十一”购物节愈加成熟,被外界视为衡量中国消费市场的晴雨表。今年疫情之下,“双十一”购物节各大主要电商平台依然拿出了漂亮数据,表明中国强大的内需和数字化创新红利的“强强联合”,正在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这也让跨境电商受益良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外贸持续恢复,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重要动力。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贸易额(美元计价)增长5.6%;同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增长3.5%和5.8%。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撰文称,今年2月,中国出口额占经合组织成员与中国的总出口额14%;从4月开始该比例一直高于20%,超过2015年19%的最高纪录。文章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显示全球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正在增强的信号愈加清晰。

  此外,有一个数据非常值得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11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2.1%,创2017年9月以来的新高。特别是此前恢复不及预期的小型企业PMI指数也在11月实现0.7个百分点的增长,大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景气区间,充分说明中国制造业复苏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外贸持续复苏、工业加速恢复、消费市场回暖、就业等基本民生有保障……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越来越清晰,节奏正在明显加快。

  正因此,多家国际组织评估中国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企业层面的乐观情绪也在不断聚积。近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公布的第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大型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们认为,中国正逐步摆脱新冠疫情阴霾实现经济增长,因而把中国经济展望从第三季度的“稳定”上调至“温和改善”。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10月发布的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萎缩9.2%。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甚至好于预期,凸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体现出全球最大生产制造中心的竞争优势,也有力提振了全球贸易与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

  尽管仍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但中国外贸强势复苏、经济持续向好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一个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共同开放、共同发展,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