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件快递背后的中国潜力-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幻灯片

700亿件快递背后的中国潜力

罗思省
2020-12-07 10:53:20  来源: 人民日报

  500亿、600亿、700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从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实现了“三连跳”。今年人均快递量已达50件,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中国快递业的表现分外亮眼。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国内消费回暖的直观体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

图片来源:新华网

  快递业之所以能够重回高位增长区间,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复工复产、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货就是产业动能,收货就是消费活力。收发之间, 马不停蹄的货车货机,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不畏路途遥远、不怕风霜雨雪,给人们带去的是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内需市场的自信心。可以说,消费者“点”下去,机器“开”起来,商家“忙”起来,快递“跑”起来,新业态“长”起来,共同创造了一道独特的中国风景。

  商流决定物流,物流驱动商流。两者双向流动,就能助推全球供应链“动起来”。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众多海外品牌通过无处不达的物流感受到14亿人的消费能量;为了加速好货走出去,菜鸟的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在“双11”期间实现重点市场海外仓发货半日达、跨境直送次日达,许多中国物流企业的速度给世界带来了惊喜。作为生产消费的桥梁,国内国际物流的频繁流动,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不仅证明了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证明了中国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

  多年来中国快递业在世界上被视作“不可思议的神话”,不仅因为世所罕见的规模,也是由于日均2亿多件包裹的处理效率。这背后是中国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正助力物流行业从容应对快递“高峰”的挑战。在无人仓库,机器人自动拣货、组装包裹,在流水线上匆匆“赶路”,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物流行业已非新鲜事;在广袤农村,无人机夹着包裹穿田过河飞到农户手上。从商家至网点的“首公里”,到社区至消费者的“最后100米”, 以菜鸟网络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正在推动物流全链路数字化升级,让中国快递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数字高速路上。

  对于物流业来讲,今年既是特殊的一年,又是关键的一年。中国的物流业,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行业本身也转危为机、逆势而上,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这些重要部署,显示出物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此,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与每一家物流企业深入思考,努力付诸行动。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经济发展才能充满活力。面向新发展阶段,我们还需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由“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中国未来可期。

编辑: 宋环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