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不妨做得更细更精-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幻灯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不妨做得更细更精

刘怀丕
2020-10-03 14:58:04  来源: 新华网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国庆中秋期间,因疫情“蛰伏”大半年的国人纷纷出游,赏大好河山,度欢乐佳节。文旅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10月2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08亿人次,同比恢复8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5.1亿元,同比恢复69.5%……一系列不断升温的数据表明,国内旅游经济已呈现出明显的回暖态势。

  10月1日,游人在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观景平台上观赏海上日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样的良好态势得益于国内出色的疫情防控成果和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与此同时,在假期来临之前,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加速打造国内消费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各地各部门在节前做好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安全保障、强化服务水平等举措,也为确保长假经济健康有序备足“马力”。

  即便如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旅游区的人头攒动、交通线上的车水马龙、数亿规模的出行人群,以及此前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国外疫情仍在蔓延等情况,也时刻提醒人们,疫情尚未结束,绷紧防疫这根弦,仍是各地各部门做实做细做精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假日安全的应有之义。

  各地必须保持疫情防控工作的耐心和韧劲,完善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更加灵敏的多点触发预警网络,确保一旦有疫情能早发现、早报告。准备充分才不会手忙脚乱,做好长假疫情应急处置准备,确保能做到闭环处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管控在最小范围。

  景区是长假期间疫情防控的重点。各景区应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明确疫情防控职责分工,做好体温测量、个人信息登记等必要防控措施。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不能为了赚钱枉顾当前规定。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对密闭建筑、公共场所、餐饮场所等通风换气、清洁消毒,以最严格的举措应对长假大考。

  个人出游时,要密切关注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疫情风险情况,主动配合测温、验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尤其在旅游景区入口、重要参观点、购票、休息、餐饮等区域,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一定间距。

  疫情防控不放松,旅游安全举措再加码,才能保证玩得安心、游得放心,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假日。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