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费不是“筐”-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有话直说

会议费不是“筐”

前溪
2014-05-13 09:12:2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期,广州市41个本级部门及下辖区在政府网站上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时,除“三公”经费外,不少还将会议费单独列入。记者发现,广州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预算总额巨大,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作为全国首个主动公开公议费的地方,广州做法受到社会赞许。但在“账目”中,一些区县、部门一年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的会议费,有的甚至平均每天一会,一天要花费数十万元,引发了不少争议。(见5月11日新华社报道)

这边是削减“文山会海”——据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今年1月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2013年全市会议经费与2012年相比下降52%;那边却是会议费“逆势上扬”——在41个政府部门中,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会议费增长了4倍多。此外,广州市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工商局、外事办5个部门的会议费预算均过千万元。

开会,必然要产生会议费,但会议费竟然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是否必要,就值得商榷了。会议费多,一种情况是因为会议太多,且会议超标准;另一情况可能是会议费成了“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本不是会议的开支,也列入了会议费。

会议费之所以为成“筐”,其一,与监管不严有关;其二,与公开透明度不够有关;其三,与会议费预算编制口径未明确,有人浑水摸鱼有关。

在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财政部等部门去年9月下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单位严格控制会议费,并将会议费纳入部门预算,单独列示。如果严格执行这个规定,那些明显超标的会议开支,不管其里面有什么猫腻,也无法浑水摸鱼了。

防范会议费成为“筐”,就要让公众看清楚会议费的真面目。不仅要晒大账,更要晒细账,让会议费的具体支出公示于公众眼皮底下,让会议费名至实归。

编辑: 周文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知名公益人士涉性侵:莫借公益行“不轨”

    公益圈只有做到行业自净,以绝对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性侵事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回公众信任。昨日,一位受害女生实名举报知名公益人、乙肝权利倡导者雷闯三年前性侵了她。她收集的信息显示,雷闯所犯之事不止一例雷闯在公益倡导方面著名的案例,是多次从广州出发徒步进京,呼吁全社会去除乙肝歧视和偏见,营造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的就学就业等机会

  • 杨澜:时刻准备突破舒适区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记者曾多次和杨澜面对面采访,每次都感到自如且舒适。她会微笑着聆听你提出的每个问题,即便面对范围略大的提问

  • 石鼓镇里说植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