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玄乎越有卖点?认清“高科技产品”的噱头-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越玄乎越有卖点?认清“高科技产品”的噱头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2019-05-30 07:17:1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从纳米微波炉、暗物质洗发水,到石墨烯内裤、量子系列产品等,近些年不少商家都热衷于蹭高科技热点,当说好的“科技改变生活”成了“骗你没商量”,如何辨识个中噱头,显然很有必要。

  据5月26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神奇的量子技术”以高价“三无瓶装水”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不少商家在保健医疗领域向老年人兜售这种“一杯下去力大无穷,一个月下来糖尿病康复80%”的“量子水”,其实背后疑点重重——治疗作用天马行空;商品无生产许可证;专利号无从查询;背后原理说不清,而且安全质量等都存在诸多问题。

  从量子能量水、量子鞋垫、量子袜、量子空气净化器,到量子医学、量子保健、量子能量植入,一系列神秘的“量子+”产品和概念看似有着不凡的属性、诱人的功效,而相关科学家却对这些产品闻所未闻,对其宣称的原理不敢苟同。量子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探测,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一些商家深谙部分消费者对高科技的无条件崇拜心理,认为一旦将产品和服务植入高科技元素,就如同踏上了“绿色通道”,宣传、营销都可轻松搞定。

  从纳米微波炉、暗物质洗发水,到石墨烯内裤、量子系列产品等,近些年不少商家都热衷于蹭高科技热点,其中的一些套路似曾相识。当说好的“科技改变生活”成了“骗你没商量”,如何辨识个中噱头,显然很有必要。

  其一,相关产品和服务大多寄生于科技概念上,有些是“无中生有”,高科技成果前脚诞生,有商家后脚就“研制”出衍生产品和服务,比如当年的孕妇防引力波辐射服、如今的量子系列产品等;有些是“添油加醋”,比如流行一时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就是将尚不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商业领域,滋生了市场乱象,误导了公众认知;有些则是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借壳抬价,比如纳米技术与抗菌技术结合的“纳米家电”的说法,在科学上并不严谨;还有些则将高科技名词拼凑嫁接,以达到听上去越玄乎、越绕口,越吸引消费者、越有卖点的效果。

  其二,从营销方式上看,拥有一套让消费者信服的“功能”和“作用原理”,是蹭高科技热点的产品和服务的“标配”。比如声称“量子水是通过载体与水接触后释放量子信息和能量,对水进行量子级别优化”;宣传“纳米微波炉采用纳米银内胆,可以在10年内持久杀菌,且表面光滑,能反射微波,耐高温、易清洗”。此外,请所谓的权威专家和匿名医生来背书、嫁接内容相似的CCTV新闻画面截图等,也是惯用手段。沿着“激发好奇-填补未知-满足需求”的路径走下来,一些消费者不幸被洗脑,沦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拥趸。

  面对一些人拿高科技当骗钱的噱头,我们应该对其中的套路有更清醒的了解和警惕,同时也要明白,“科技改变生活”不是简单粗暴地“拿来”,理性规避类似高科技骗人的陷阱,也是公民提升科学素养的一个象征。

  值得肯定的是,类似的蹭科技热点事件甫一曝光,权威回应和辟谣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而且,从科学纪录片、科技类公众号,到科普微视频等,科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接地气,这无疑为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提供了更便利、多元的途径。同时,更期待职能部门能对市场上伪科学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更给力,让公众能实实在在、后顾无忧地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职工思想引领,期待更多新探索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期待职工思想引领工作有更多“站位高、有特色、接地气、入脑又入心”的崭新探索。

  • 中工时评:还想“防火防盗防记者”,没用!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出现。引起我们思考、质疑、不解的是,为什么还有人在把防记者当做一项重要工作?实际上,严防死守记者,不如防治一下自己内心的不思进取。

  • 中工时评:城市改造要留住记忆也要面向未来

    在安徽黄山市,一场关于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是否应当在城市改造中保留的争论,引起舆论关注。徽州地区是黄山市成立前的当地行政区域名称,文教局老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二层青砖瓦楼,有专家认为老楼应当纳入保护,但也有人认为,仅仅60年历史的建筑物,不能算古迹。

  • 中工时评:竭诚把职工的忧心事解决好

    今天的工人日报消息:吉林省总于近日下发通知,倡导全省各级女职工组织因地制宜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帮助女职工减少生育后顾之忧。省总将拨专项资金30万鼓励开展试点工作。

人物

  • 新时代·铁路榜样|鲁朝忠:离山上的危石近一些,我心里才踏实

    鲁朝忠,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出生,1993年12月入路,现任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综合维修段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工长,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等荣誉,反映他个人先进事迹的影片《把忠诚写在武陵山上》获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

  • 拳击女孩,能否打出人生KO拳?

    这些不了解,导致一些看似常识性的认知未必正确,导致汹涌的爱意未必有利,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以爱为名,行道德绑架之实。现实中的拳击女孩,在困窘的人生面前,能否打出一击漂亮的KO拳,社会公众、相关部门和家庭个体,需要从过往的事件中,汲取一些必要的经验甚至教训。

  • 高拉特入籍中国,未尝不可

    说实话,男足归化外籍球员,乍看是远水解近渴的治标之举,但是,在笔者看来,引入外籍球员并非不可

  • 新华网评:始终不渝的初心是英雄本色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已经95岁高龄、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老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