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形式主义歪风赶出校园-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把形式主义歪风赶出校园

陈广江
2020-05-20 07:11:0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5月18日《半月谈》报道,记者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居家学习,除了日常网课学习以视频、拍照的方式提交随堂作业,一些学校还布置了制作幻灯片、拍摄视频、画思维导图等形式的任务,并要求上传到微信群内,以显示孩子多才多艺。这些“别出心裁”的作品背后,是不少家长内心的无奈哭喊:“快被老师折腾疯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这种技术化、套路化,重技术、轻内容的“形式主义作业”,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问题,只是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家长们的感受更直接、更深刻而已。形式主义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出发点貌似很正确,但本质上已跑偏,最终是“秀”给人看。

  技术、才艺等本是好东西,但用错地方或脱离实际,则可能适得其反。老师应该明白,制作幻灯片、拍摄视频、画思维导图、做手抄报等已超出了多数孩子的能力,如果再提高标准、要求“优秀”,未免太不切实际。老师之所以这么要求,恰恰是知道孩子背后站着家长,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一定能拿出优秀作品。这个过程,或许还美其名曰为“家校共育”。明知家长一手代办依旧乐此不疲,这是给家长添乱增负,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这种形式主义的“秀”必须遏制。

  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家庭作业要回归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不能对孩子发出错误的、有害的信息。

  “形式主义作业”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校关系的异化。在“家校共育”中老师一方往往强势且惯于强势,而家长一方往往缺少话语权,只能听从吩咐,敢怒不敢言。曾有民调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家庭依赖严重。

  同时,一些学校实行校内减负,无形中将负担转嫁给了家庭和校外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校互动。

  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需重塑正常、良性的家校关系,优化家校合作,让家校双方摆正位置、各司其责,尤其要致力于把形式主义的歪风清出校园。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