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中国一些超大城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进人口疏解工作。相对应的现象是,这些地方的常住人口增速开始放缓。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今年上半年陆续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看,北京出现核心区人口减少,上海出现人口负增长,广州出现人口增速阶段性放缓。(8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则严肃的新闻报道,在转载时被重新拟定了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标题——《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政策清理低端人口》。很多心急的受众,在看到此标题时,容易产生这样的解读:专家认为应该用政策清理低端人口。这样的结论,无疑极易引起公众的反感。一来,何谓低端人口?这是否是精英的一种歧视,阶层的一种傲慢?二来,政策本应该指向公众权利的保障,怎么能指望政策来清理底层人群呢?故而,在新闻的网络跟帖中,专家成为了众矢之的。在愤怒的公众看来,已经丧失了基本价值观的专家根本就不算是专家,只是一个丧失了道德底线、哗众取宠的“砖家”而已。
事实是否如此呢?看看新闻报道中关于专家的引语,就会发现公众的解读有些心急。关于专家的观点,新闻中是这样写的:“通过政策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其中所谓的低端人口‘清理’出去,导致了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但对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从这段表述来看,专家并没有表现出对底层人群的歧视,所谓低端人口的说法只是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同时,专家也没有建议通过政策将底层人群“清理”出去,反而对底层人群被“清理”的现象表达了担忧——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应当说,专家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跟公众的观点基本相符。
所以,客观地说,公众实在是误读了专家,误解了专家的好意。这种误读,一方面反映了公众的焦虑,当他们看到低端人口的字眼时,本能地觉得这是一种歧视和伤害。虽然,在城市发展中,不同群体的作用不同,不同群体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评价不同,但是每个参与城市发展的群体,都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一分子,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应该向所有人敞开怀抱,哪里存在什么低端人口呢?如果,一个城市只有所谓的精英阶层和高端人口,城市怎么正常运转?无论科技多么进步,社会怎样发达,普通人群总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和支撑。
这种误读还反映了公众的期待。一个期待是,人们可以一视同仁。专家凭什么说底层人群就是低端人口呢?诚然,新闻中的专家没有犯这样的毛病。但是,持有这种判断和观点的人并不少,很多人确实觉得底层人群就是需要“清理”出去的低端人口,他们眼中只看到底层人群的脏乱差,而没有看到底层人群为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这种观念需要改变。另一个期待是,政策可以一视同仁。有时,个人的观点是难以改变的,就算有一些人不会改变低端人口的说法,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政策能够一视同仁,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同时,给所有人以机会,进而让自由进出成为人们的自愿选择;那样,所谓的低端人口就不会产生焦虑感和宿命感。
城市发展规模需要控制,失去控制的城市将处于超载状态,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于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特大城市来说,优质资源所产生的吸引力必然导致人口想要进去的愿望,也必然导致人口规模的增加。所以,控制人口规模是个必然的选项。问题是,控制的时候要有两个基本原则:进入的可能;享用的可能。进入的可能,指的是城市向所有人开放,任何阶层只要努力就可能进入、可以进入;享用的可能,指的是进入城市之后,就可以成为享用相应福利的城市人,并不会因为身份的特殊和差别遭遇歧视。这或许是消除人们对于“低端人口论”焦虑的最好回应。
一周看点(第224期)2014-04-11 |
英语应该退出高考吗2014-05-19 |
“英语退出高考”为何一再被误读2014-05-21 |
大众话题:误读“吃药反腐”背后的民意诉求2014-07-15 |
误读“吃药反腐”背后的民意诉求2014-07-15 |
中国青年报:“肯定得罪谁了”背后的斗争思维2014-09-18 |
看清农村大学生“失业”的两面性2015-10-28 |
杨国营:选择不再单一,教育就更趋理性2015-11-02 |
造得出高铁造不好马桶盖?2015-11-11 |
晓 岸:2015年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十大...2015-12-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