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要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瞄准科技前沿,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新时代新挑战新征程,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集中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报效祖国,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科学家的责任担当。从“两弹一星”到北斗、“蛟龙”,从杂交水稻到载人航天,中国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无论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立足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还是打破核心技术瓶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