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时尽岭
2020-11-25 10:01:40  来源: 解放军报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要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坚定改革决心,砥砺攻坚毅力,创新思路举措,凝聚强大力量。

  习主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的新形势,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期的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只有牢记习主席谆谆教导,着力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才能在强军兴军实践中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坚定改革决心。以改革成功实现军队强大,是世界军事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改革强军实践,广大官兵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具有强烈共识,全军上下广泛凝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共同意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担当精神。目前,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第三大战役”正在向纵深推进,必将触及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将是一场硬仗。打硬仗,首先要坚定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按照既定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对确定的任务不讲条件、不搞变通,对遇到的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砥砺攻坚毅力。当前,深化改革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必须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强化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毅力,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必须紧盯矛盾问题,牢固树立长期抓抓长期、经常抓抓经常的思想,决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行百里者半九十”“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改革更是如此。攻坚越到最后关头、冲刺阶段,越要咬紧牙关、一鼓作气,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续发力、慎终如始,胜利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创新思路举措。当前,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复杂、矛盾问题多元、工作难度倍增,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用“千方百计”化解“千难万险”。创新必须打破思想观念的桎梏,打好思想突围战,掀起“头脑风暴”,时刻保持求变的心态,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问题,自我作故、敢为人先。创新就要涉险滩、过暗礁、闯新路,就意味着冒风险、有失误、会失败,必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创新者“撑腰”“兜底”,从制度上消除创新带来的后顾之忧,让创新者无畏前行。

  凝聚强大力量。常言道,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人心齐,泰山移。心齐才能聚力,聚力才能攻坚。要坚持领导冲在前,当好排头兵、带头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坚决把“做不好”“达不到”“完不成”等“最硬的骨头”啃下来,成为带领官兵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调动组织力量、运用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改革攻坚中的把关定向、凝心聚力、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等作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基层、发动官兵,广开言路、广纳良策,齐心协力营造改革攻坚的大气场,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