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完成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

赵长茂
2020-08-03 07:13:18  来源: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发挥好制度、队伍、经验等多方面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聚焦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抓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之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充分认识脱贫攻坚任务之“硬”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得解放、人民得温饱、人民得富裕、人民得幸福。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脱贫攻坚越接近目标,要啃的“骨头”越硬。比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整体脱贫的难度非常大。目前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扶贫成本高,群众增收极其困难。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求集中力量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堡垒。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可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脱贫必须是高质量脱贫,即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经得起考核检验的脱贫,脱贫成果能够巩固、脱贫群众收入比较稳定、返贫风险低。从目前已脱贫群众的实际情况看,“两不愁”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已基本解决的“三保障”问题要稳定住、巩固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有的农村孩子反复失学辍学,一些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一些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存在季节性缺水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从这些情况和数据可以看出,实现高质量脱贫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入“冲刺”阶段的脱贫攻坚造成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疫情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贫困人口增收受到一定影响。直接肩负脱贫攻坚责任的各级干部,面临的压力更大,完成任务的难度更大。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须集中发挥优势

  发挥自身优势、用好优势资源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条成功经验。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发挥好制度、队伍、经验等优势。

  发挥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充分发挥了我们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并作出相关部署。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从制度层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发挥队伍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宏大事业是靠坚强队伍干出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扶贫干部队伍是一支熟悉情况、经过磨砺、经验丰富、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完成最后阶段脱贫攻坚硬任务,必须继续紧紧依靠这支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决战决胜,队伍的士气和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气可鼓而不可泄。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必须一鼓作气,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对扶贫干部,除了严格要求,组织上还要更多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保障,以切实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保持高昂士气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发挥经验优势。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功,说明我国在摆脱贫困上不仅有办法,而且有思路、有经验。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对脱贫攻坚经验作了“六个坚持”的概括: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脱贫攻坚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用好这些经验,能够为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的单边主义姿态,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对其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是一个障碍。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