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谋好篇布好局-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RSS

理论

科技

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谋好篇布好局

杨 雪
2020-05-22 07:21:03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承前启后之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受到大考,2020年注定极不平凡。

  按照规划,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经过十多年努力和积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们已经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完成这个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在加强原始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此时此刻,我们既要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稳扎稳打走好第一步和关键一步,同时也要为下一步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打好基础,谋好篇布好局。

  要强化研发布局。统筹推进研发任务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优化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基础研究项目部署,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加快建设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统筹好眼下和长远。

  要拓展创新空间。优化创新基地布局,加快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地方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力量,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突出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让有条件的地方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建设重大创新基地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优化创新生态。切实推进作风和学风建设,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作风学风问题是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科研人员要转学风,树立国家意识,聚焦重大需求,政府部门也要转作风,把工作重心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科技界要齐心,为创新之花培好土壤,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铺平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探索实践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路径。站在2020年这一意义非凡的历史新起点,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懈奋斗。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遏止招聘地域歧视不能只靠劳动者较真

    要想真正有效遏止招聘地域等歧视的发生,就不能止于劳动者的独自较真,而是需要多方合力工作发力来应对。

  • 【问题探讨】不可抗力规则在涉疫案件中适用性探讨

    就疫情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能否适用不可抗力规则的问题,还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空间,可采取分类调整的总体思路。因疫情暂缓复工行业可适用劳动合同中止,因疫情导致经营困难企业可适用情势变更,同时,可参考域外经验完善劳动政策。

  • 【前沿观察】充分发挥稳岗补贴的“稳就业”效能

    按照北京市人社局的安排,从5月6日起,多项稳就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开始落地实施。根据此前颁布的稳岗培训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两项政策,北京市将分4批公布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名单,名单内企业可叠加申请上述两项补贴政策。

  • 【工作研究】复工复产中企业工会工作应对思考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尽快摸清疫情对企业工会工作产生的影响,并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是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强化政治引领,认真履责,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应变能力,践行服务宗旨,努力提升关爱服务职工效果。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