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下一个地球-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科技

寻找下一个地球

周济林
2019-08-09 10:23:37  来源: 解放日报

  不久前,在“造就Talk”演讲中,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周济林为我们讲述了人类不断寻找宜居系外行星的历程。

  什么样的行星是宜居的

  今年4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颗巡天卫星,名为TESS(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它的主要目标是寻找更多的系外行星。

  为什么我们已经生活在地球这个安定的星球上,却仍然要去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因为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这个摇篮中,我们要为未来做打算。

  那么,什么样的行星是宜居的?

  第一,类地行星,拥有固体表面。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行星,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类木行星和类地行星。如果行星的质量大于10个地球的质量,那它就会显著地吸收气体,形成类木行星;反之,小于10个地球质量的则多半是类地行星,因为它没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气体。

  第二,存在液态水,且位于宜居带上。行星的宜居带必须与主星之间有一个合适的距离,而这个距离的远近取决于主星的大小。主星越小,与宜居带之间的距离就越近,辐射也就越强,人类在这样的星球上是没办法生存的。

  第三,主星辐射不能太强。地球之所以适合人类生存,是因为它远离太阳,且星球内部有液态核,形成一个磁场,从而保护了我们的生命。

  改造火星需一个阳光棚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居火星就不那么幸运了,它虽然也处于太阳的宜居带,但是目前却没有生命。

  研究表明,火星以前可能是有生命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受到小行星的碰撞,把它的液态核撞没了。要知道,液核中很多是带电的离子,流动起来会产生磁场,没了它,保护大气的磁场也就消失了。所以,火星现在几乎没有大气,也就不适合人类居住。

  有人提出,我们能不能改造火星,使得它适合人类居住?这当然可以,但所需要的成本非常大。关于改造的方法,我想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小改造”,就是搞个阳光棚,里面种点花花草草,这样人在那里至少可以生存了。另一种是“大改造”,就是搞个液态核,让它有磁场保护,这个难度就太大了。

  系外行星是怎样被发现的

  经过人类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95年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那么,如何探测系外行星呢?

  一种是视向速度法。行星是很暗的,根本看不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去看恒星。因为行星绕着恒星转,我们观测的那个恒星,它其实有个像身份证一样的东西——光谱。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反推出恒星运动是不是受到某颗行星的影响。于是,第一个太阳系外行星就这样被探测出来。

  另一种是凌星法。凌星法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系外行星观测方法。它的原理很简单,当行星正好从你的视线与恒星之间经过时,你认真观察恒星,就会发现它的光度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周期性的。当然,这个变化的大小取决于行星的大小。

  人类找到了多少个类地行星

  TESS、James Webb、开普勒……科学界发射的望远镜中,几乎有一半都在寻找系外行星。尤其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它短暂的“一生”中,发现了超过3000个系外行星,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

  那么,迄今为止人类找到了多少个类地行星?

  大概有700到800颗。但如果我们只统计300光年以内的类地行星,就只有30颗;60光年以内的话,只剩下10颗。

  这10颗行星大部分都来自于一个叫Trappist-1的系统,我们中国称之为葫芦娃系统。遗憾的是,它们离我们依然太远。

  中国的巡天之路

  前面提到了很多国外的空间项目,那么我们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探测系外行星的项目呢?

  我们课题组参与了南极的一个巡天项目。那里冰天雪地,气候寒冷干燥,条件非常艰苦,但这片大陆也拥有天文学家最喜欢的连续42天的极夜。

  由于冬季气温很低,最低可达到零下83℃,人在那里是没办法过冬的。所以,我们先在前一年的夏天派科考队过去,把望远镜放置并调试好后离开,让它工作一年,第二年夏天再去把数据带回来,或者通过卫星传输回来。

  通过这样的观测,我们在2014年发现了200余颗高置信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南极天区发现系外行星的科考团队。2017年,我们又在南极发现了最大批量的系外行星。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西藏设立了天文台。位于海拔5100米的西藏阿里天文台已建成了一半,我们将在那里放置5个小望远镜,进行系外行星的搜寻,期待能收获好的结果。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特殊情形下工伤认定条件的司法审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配送餐饮业务发展,从事外送餐饮工作的人力配送员(俗称“外卖小哥”)群体日渐壮大。因外送餐饮业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绝大多数配送员均采取驾乘成本低、灵活性高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从事取送餐工作,由于电动车、摩托车安全系数较低,外卖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互联网餐饮配送等特殊行业中,劳动者工作时间带有很大灵活性,工作场所经常处于变动状态,此种情形下,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解释和适用是工伤认定审查的关键所在。

  • 产业工会要亮出“劳模扶贫”旗

    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会肩负特殊使命,要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锤炼队伍、选树先进、比学赶超的舞台,通过深入开展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化工农情谊、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争做出彩河南人。“劳模扶贫”之旗迎风飘扬,劳模再次走在脱贫攻坚前列,他们身后是胸怀大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拼搏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

  • 劳动者休假标准应该与时俱进

    有关年休假的标准,来源于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探亲假的标准,来源于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有关婚丧假的标准,是按照1980年发布的《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来确定的。如今,企业性质多,就业方式多,居住地点多,相关条款早该改进了。

  • 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是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时代要求

    中国工会十七大擘画了今后五年工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为各级工会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践行工会组织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重要着力点作用,不仅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时代课题,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