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及称谓选择-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国际

现行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及称谓选择

刘建飞
2020-07-17 15:57:36  来源: 学习时报

   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客观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虽然留下了重要遗产,比如联合国秩序、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但是毕竟时与势都今非昔比,雅尔塔体系肯定已经不适合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称谓。有学者用“全球化时代体系”,有一定道理,因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但是也不够确切,因为全球化早就存在着了,只是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而且全球化一直存在着问题,目前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尝试用“地球村体系”来表达现行国际体系,因为它基本上能够反映当今世界的状况和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已经形成一个“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里,所有村民都面临着关乎共同命运、需要共同应对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还伴随着另外一个大趋势,即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网络化,使得经济全球化如虎添翼。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交互作用下,“地球村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球村”显得更小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信息交流就如同在同一个房间里一样,即使远隔太平洋,也能瞬间收到对方发来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形成“地球屋”。

  第三,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格局多极化和非极化已不可逆转。全球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南起北落”的态势。与经济格局相关联,国际力量正由超级大国向若干新兴大国转移,同时还由大国向中小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主体扩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和非极化的态势。

  第四,世界文明格局趋于多元化。在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共同作用下,同时也直接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文化多样化成为大趋势,许多非西方文明正在复兴,世界文明格局呈现出“非西方化”的态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在加快本民族文明复兴的步伐,众多的非西方中小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第五,国际行为主体趋于多元,但是主权国家依然是基本国际行为主体。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各种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活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主权不断受到侵蚀。但是主权国家是基本国际行为主体这个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奠定的近现代国际体系基石并未被撼动,现存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穷富、强弱,也无论秉持何种信仰、实行何种制度、归属何种文明,都极其珍视国家主权,将之视为最为核心的国家利益。

  第六,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形成于冷战时期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在冷战结束后不仅未被颠覆,而且还在不断深化。求发展、谋和平、促合作,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施政目标。虽然和平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局部战争始终存在,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但是从总体上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状况在不断改善。

  第七,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依然有效。虽然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在冷战后受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冷战思维以及极端国家主义等因素的挑战,但是以联合国为主要载体的现行国际政治秩序依然有效,193个成员都愿意继续在联合国这个“大家庭”内共处。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部分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当然,在这个大前提下,国际秩序需要变革,联合国自身也需要改革。

  第八,国际关系已经出现部分质的变化。在全球化,特别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作用下,国际关系在冷战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国之间不存在截然敌对的关系,中美、俄美之间虽然有较多的冲突,但并未全面对抗。中小国家,除了个别之外,绝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以合作为主,通过合作和良性竞争来和平共处、交流互鉴、互利互惠。特别是,中小国家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依据议题以及在这个议题上对国家利益的判定来处理同相关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依附于某个大国,或者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

  总的来看,“地球村体系”同雅尔塔体系最大的不同是世界格局,多极化与非极化使得单极格局和两极格局失去存在基础。此外,在全球化进程、文明格局、时代主题、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冷战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冷战后的世界与此前的世界相比较,已经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