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编入典之变与不变-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法治

婚姻家庭编入典之变与不变

夏吟兰
2020-09-17 14:03:17  来源: 人民法院报

  民法典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民事法律制度支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婚姻法回归民法典,成为我国基本民事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婚姻家庭编入典之“变”

  (一)体例结构之变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婚姻家庭编成为民法典的第五编,完成了婚姻法从独立的单行立法重新回归民法典之路。2017年开始编纂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是在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和1998年修订的收养法的基础上修改编纂的。从此,婚姻法和收养法均脱单入典,婚姻法回归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成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养法回归婚姻家庭编,收养章成为婚姻家庭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法典的整个宏观体系和婚姻家庭编的内部微观体系来看,均实现了完整统一。

  民法总则第二条将调整对象修改为“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将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且首次在“人身权利”一节中明确规定“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关系受法律保护”,将婚姻家庭等亲属身份关系纳入民法典调整的范围,确立了婚姻家庭编作为民法典组成部分的地位与性质。民法总则对调整对象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顺位的调整,表明了对人身关系的调整在价值上具有优先性,更加重视人身关系,关注对亲属身份关系的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与之相应的是,婚姻家庭编增设了“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的规定,开宗明义将其确立为婚姻家庭编的首要基本原则,明确了保护婚姻家庭权利、维护婚姻家庭制度的国家责任。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既是婚姻家庭立法理念的昭示,也是婚姻家庭编承载宪法精神的必然要求,彰显了民法典以人为本,保护自然人基本人权的精神。

  (二)与民法总则及其他各编关系之变

  婚姻家庭编与民法典总则及其各分编关系之变。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原来都是各自独立的法律,成为民法典的一部分之后,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方面,民法总则规定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一般性规范等宏观抽象、具有指导性的立法理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婚姻家庭法作为民法体系一部分的基本逻辑关系。民法典总则编的若干一般性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民事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等制度适用于婚姻家庭编。

  另一方面,婚姻家庭编对身份关系的内容进行了科学建构,使身份关系与人格关系、财产关系共同奠定了民法典的制度大厦,实现了民法调整对象的完整性。婚姻家庭编在体例上与分则的其他各编保持了一致性,在具体内容的逻辑结构中保持了一定的关联性。以“一般规定”取代了总则,规定婚姻家庭编中的一般性、总括性的问题;删除婚姻法、收养法的法律责任及附则,统一适用侵权责任编以及民法典其他相关规定。物权编中规定的共有制度、居住权,合同编中规定的对违约行为的处罚,人格权编中规定的姓名权及救济措施,继承编中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以及侵权责任编中规定的自然人的侵权责任等等或者是婚姻家庭编相关制度的基础制度,或者是以婚姻家庭身份关系为前提而产生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或者是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之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都适用于婚姻家庭关系。民法各分编统一规定在民法典中,可以避免立法重复,体现民法的体系结构完整合理和内部逻辑关系的协调,也为法律适用带来方便。

  同时,这也会对家事法的法律适用与法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及技术方法带来变革。婚姻家庭编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在审判实践中应当体系化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总则及各编法律规范,而不是单纯地适用婚姻家庭编规范,全面保障婚姻家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家事法学研究应当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而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婚姻家庭法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家事法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挑战。

  (三)具体制度和相关规定之变

  婚姻家庭编现为民法典中的第五编,包括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共计五章,79条。

  此次婚姻家庭编具体制度及规定之变主要是增加了亲属、近亲属与家庭成员的概括性规定;修改了禁止结婚的条件,完善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制度;拓展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增加了日常家事代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夫妻婚内分割共同财产规则、登记离婚冷静期、亲子关系的确认与否认、离婚损害赔偿的兜底性规定;取消了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前提、修改和完善了收养成立的条件等等。

  入典之变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之变化,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变化直接导致计划生育原则及夫妻计划生育义务的取消以及收养条件的变化。二是社会上人民群众的需求及呼声,如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写入婚姻家庭编、离婚冷静期写入离婚行政程序都与人民群众的不断呼吁有关。三是司法实践中有判例、有解释且已有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规定上升为法律,如日常家事代理权、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夫妻婚内分割共同财产规则、将劳动报酬、投资收益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等等都是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为蓝本的。四是专家学者多年的学术研究及呼吁倡导。婚姻家庭编增加的内容绝大多数都能在学者的论文、专著等学术研究中找到理论依据及不同的观点。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以研究会的名义先后向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了五份立法建议,牵头起草的《婚姻家庭编专家建议稿》共计155条。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