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委在备战打仗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军事

充分发挥党委在备战打仗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龚明洪
2019-12-25 14:48:37  来源: 解放军报

  党委是部队的决策指挥中枢,是抓备战打仗的主心骨。习主席指出:“高层党委要抓备战打仗,提高战略谋划能力、真打实备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狠抓落实能力。”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战斗队思想,把备战打仗指挥棒在部队牢固立起来,按照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统筹各项建设,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增强抓备战打仗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充分发挥党委在备战打仗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首先是强化政治责任,把抓备战打仗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增强抓备战打仗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破除和平积弊的思想自觉。受长期和平积弊影响,“二八现象”“仗打不起来、轮不到我”等思想在部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上的“马放南山”,比现实中的“刀枪入库”更危险。应强化“兵不思战、国之大祸”思想认识,自觉剔除和平麻痹思想、得过且过的怠战心态,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引领广大官兵想打仗之事、谋打仗之策、练打仗之功,切实把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

  强化听令指挥的政治自觉。备战打仗是军队的主责主业,抓备战打仗是各级党委的天职。面对习主席的“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党委领导必须从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政治高度提高认识,自觉担当作为,把真谋实研、真训实练、真打实备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作为对党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确保政令军令畅通。

  强化真备实练的行动自觉。能战方能止战。把日常战备提高到战略高度,坚持平战一体、平战对接,突出“火药味”“实战味”,狠抓议战议训、战备值班、战备演练等制度落实,切实把训练场、演习场当战场,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检验官兵素质和装备性能,锻造部队过硬的战斗力,坚决杜绝“念稿子、背台词、看屏幕”等现象。树立“平庸就是失职、守摊就是退步”的理念,立足最严重事态、最复杂情况、最紧张局势,真想打仗事情,真研打仗问题,真抓打仗准备,切实将真练实备从文件上、口头上落实到骨子里、行动上。

  牢固立起向战为战的鲜明导向

  欲明方向,先树导向。党委应紧紧围绕能打胜仗这个核心理思路、作决策,抓工作、搞保障,引领官兵思战、谋战、研战,推动思想向打仗统一、建设向打仗聚焦、人才向打仗集中。

  立起聚焦实战的舆论导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头脑,统筹抓好主题教育、形势战备教育、职能使命教育,增强官兵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紧紧围绕备战打仗,树立精武典型,使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成为军营最强音。大力开展学研战史等活动,培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营造思战备战、敢战善战的浓厚氛围。

  立起服务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全部心思向中心聚焦、一切工作向中心用劲、各项资源向中心配置,始终着眼服务保障中心审视、筹划、牵引、评判各项工作,大力破除图名争彩头的政绩标准、消极保安全的安全标准、满足于现状的守成标准,坚决纠治与中心工作争时间、争空间、争资源等现象,真正使全部工作与实战需求对接,与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合拍。坚决防止偏离战斗力的虚耗空转现象,以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抓建设、审规划、定项目、拨经费,引导部队一心一意谋打赢。

  立起为战选才的用人导向。习主席强调,要“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就必须对照战斗力标准这个“硬标尺”选人用人,倡导在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考核干部,看精力是否在战备训练上集中、能力是否适应未来打仗需要、工作是否有利于战斗力提高,把钻研打仗、善谋打仗、能打胜仗的人才培养好、使用好、保留好。积极拓宽育才渠道、优化成才环境、完善激励措施,真正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形成想战者留、能战者用、胜战者上的良好风气。

  切实发挥监督问责的制度机制作用

  求胜先求实,打赢先打假。只有挤掉军事训练中的水分,才能增加决战决胜的把握。

  把检查考评严起来。检查考评是训练质量的“试金石”,更是训练作风的“导航仪”。要牢固确立实战化考评考核思想,坚持按照“考场”服从“战场”的原则,始终做到用打仗的标准检验衡量训练成效,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坚决杜绝只查“样板”、只考“尖子”等不良倾向,以真考实评牵引促进部队实训实备。坚持严肃考核纪律,规范考核设置,把利剑悬在头顶上,给考纪接通高压电,建立由训练、人力资源、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考核督查组,加强对训练考评考核全过程监察督导,真正以好的考风考出过硬战斗力。

  把督导整改紧起来。训练场上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打起仗来就没有决战决胜的底气。党委要强化问题倒逼意识,强化制胜打赢本领恐慌,多用“胜战之问”拷问,用合格指挥员的标准审视,用明天就上战场的要求检讨,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实战化训练水平不断提高。采取集体研究、拉单列表、挂账销号方式,定人定时定责定标准,盯着不落实的人和事,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多杀“回马枪”,多搞“回头看”,做到问题不归零不松手,整改不彻底不过关,坚决纠治“会上脸红心跳、会下涛声依旧”等现象。

  把奖惩标准硬起来。严格落实奖励指标向军事训练和中心任务倾斜等制度规定,大张旗鼓地宣扬奖励练兵备战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注重发挥惩戒问责的警示作用,像查纠“四风”那样查纠训练作风问题,对训练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通过奖惩激励促进备战打仗能力提升。

  始终当好练兵备战的领路人带头人

  部队打胜仗,关键看“指挥棒”。党委应紧紧围绕解决“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问题,带头练强内功,既当好“督导员”“裁判员”,又当好“领路人”“带头人”。

  带头掀起头脑风暴,不当“和平官”。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党委抓备战打仗的“魂”和“纲”。党委机关应带头搞好学习贯彻,真正学出感情、学出担当、学出忠诚,坚决做到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带头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着力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不断增强强军胜战的底气和能力。适应战场需要,培育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服务大局的整体观念,做到站得高、看得透、想得深、谋得远。

  带头适应改革需要,不当“守旧者”。积极适应新体制新使命新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敢于谋新策、出新招、走新路,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战斗力建设。加快融入新指挥体制、磨合新指挥要素、适应新指挥程序,切实用绝对的统一性、一致性清除特殊性、属地性,确保军令归一、兵权贵一落实到一兵一卒、一岗一哨、一言一行上。

  带头苦练打赢本领,不当“局外人”。党委成员要带头解决训练难题、带头创新训法战法、带头探索制胜机理,以上率下带动官兵致力真研实训、真打实备。带头端正训风演风考风,既挂帅又出征,既当训练的组织者也当参与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主动站第一排、打第一枪,勇于走上训练场接受检验,带动部队一心一意想备战打仗事情、心无旁骛学备战打仗本领、聚精会神练备战打仗真功,努力形成学打仗、研打仗、练打仗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武警江西总队)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前列

    党中央明确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注重试点先行先试,统筹各方协同发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繁荣先进文化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职工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自觉,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鼓励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始终以党的初心为自己初心,以党的使命为自己使命,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