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引领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社会

文明实践引领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王荣贵
2019-12-31 10:28:03  来源: 新华日报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海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推进,围绕拓宽发展思路、树立善治理念、养成文明乡风、追求美好生活等方面开展工作,探索将文明实践融入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娱乐”“旅游”“节日”等创新方式方法,构建新时代农民思想文化体系,引领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让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探索“生产+”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产业兴旺。通过文明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打通各类资源,推动职能部门的涉农服务下沉至村组基层一线,为农村产业兴旺提供技术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南莫镇青墩村江苏省五好家庭农场文明实践点实施“生态农业合作社+志愿服务”的方式,孵化培育20多个小葡萄园主,带动100多个村民就业增收。海安近1000个此类科技科普传授点将政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乡村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生活+”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治理。把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眼前需求结合起来开展文明实践工作,发动广大农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让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基层群众的自然而然的价值满足和精神追求。开发区爱凌村实施“干群连心邻里会”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我说你听,你问我答”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答疑解惑,鼓励群众建言献策、互评互议。“邻里会”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增进了邻里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墩头镇墩头村7组53户人家,以实践点为“圆心”画“同心圆”,举办邻里节共吃团圆饭,开展道德积分公示、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形成“邻里同乐、邻里守望、邻里融情、邻里共议”的浓厚氛围。

  探索“娱乐+”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聚气提神。立足本地资源,挖掘乡村文化中优秀观念、淳朴乡风、传统习俗,在赋予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讲好本地先进典型事迹、乡村文化故事,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保证和优化乡村文化服务供给,让群众在娱乐文艺的参与、欣赏中浸润新思想,接受新理念,将基层矛盾化解在农村文艺活动中,引导群众在文化获得中孕育出更高品位的文明新风。滨海新区老庄村在村里建起“幸福小广场”,为群众提供固定娱乐活动场所,带动村民推开牌桌、酒桌。市实践中心文化服务平台实施“民星”培育工程,今年以来共开展“海陵之夏”“行万里路 进千家门”“我们的‘村’晚”等演出860多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

  探索“旅游+”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生态宜居。充分发掘乡村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在乡村建设中发展旅游产业,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强化农村原有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实现生态环境与文明程度的同步提升。墩头镇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发掘“里下河水乡文化”“长寿之乡”等优秀乡土特色,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建立“乐百年健康小镇”,确保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今天,乡村“灵魂”不走样,焕发振兴新活力。

  探索“节日+”文明实践模式,乡风文明助力移风易俗。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各类节日为依托,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和彰显节日内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安在全国首创设计制作文明实践日历,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四树五禁”“缘梦有你、七夕牵手”“书记陪你度重阳”“海纳百川、有粮乃安”等大规模文明实践专场活动70多场次,辐射超百万人次,有效地传播了文明理念,涵育了文明乡风,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新方式。

  (作者为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 有效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以新观念、新格局引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对标职业道德准则做合格新闻工作者

    日前,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向社会公布,准则共7条31款,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改进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