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的视角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从制度的视角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0-01-06 07:46:45  来源: 光明日报

  人们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内参观。新华社发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泰峰村村民在村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电子触摸屏查询村里的公共支出情况。新华社发

  制度因素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纵观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成功的现代化无不是以一套稳定成熟、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基础和标志的。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1.总体性社会制度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制度前提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绕不开的必修课,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好用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路径、循着什么样的逻辑推进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一定的社会变革为前提条件,尤其是社会制度变革。西方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社会制度变革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现存的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现代化的制度性要求与迎接现代化的制度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是解释许多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治理难题的重要视角。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制度性安排和组织体系,难以有效实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制度和资源的整合,难以完成国家治理的基本任务,在贫困、灾荒、饥饿等问题面前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提供推进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道路、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国家长期陷入落后的困境,无法走上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后发国家的原有制度通常都无法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如果不能完成国家的重构和社会的再造,即实现总体性社会制度变革,那么,推进现代化就会面临巨大的动员难题,此时如果局部地强行推进现代化,会对社会结构带来严重冲击,造成各种现代化困境。

  鸦片战争以来,裹挟着“西方因子”的现代化要素不断冲击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但是,由于缺乏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社会制度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呈现多重矛盾交织的状态。真正为推进现代化提供根本性先决条件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社会主义革命清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及随之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制度前提。最彻底的社会制度变革中蕴含着对实现现代化的最根本准备,这是中国现代化历史刻画出的一条最明显的制度逻辑。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劳动者讨工资须遵循法律边界

    又是岁末年初时,如何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又成了一部分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下5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别因方式不当导致讨薪未果,还招来如下五宗罪过。

  • 文学创作应更多向工人题材与工人形象倾斜

    工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的精神是高尚纯净的,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应该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