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项目,尽展亚运多元之美-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体育

亚运会·杂谈

非奥项目,尽展亚运多元之美

2018-08-22 05:51:51 人民日报

  非奥项目打开了一扇扇窗,从中透射出独特的多元亚洲之美、人文体育之光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中,56岁的朱爱萍是最年长的运动员。打了30多年桥牌,她此前从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站上亚运会的舞台。桥牌首次跻身亚运大家庭,让这个非奥项目获得了走进大众视野的良机。

  众多非奥项目,构成亚运会的“个性化”标签。卡巴迪、藤球……这些独具特色的项目,展示的不仅是竞技比拼,更是植根于亚洲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

  从上届亚运会开始,非奥项目经过“瘦身”后只剩8个。随着空手道、棒垒球进入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的非奥项目进行了“换血”,近一半是“新面孔”。和桥牌一样,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滑翔伞、摩托艇也是首次设项。武道大项中,除了武术外,还有柔术、库拉什、班卡苏拉和桑搏。

  不在奥运会序列,从体育资源配置到外界关注程度,确实给非奥项目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但它们的存在,保存着亚运会独有的“地域符号”,以体育为纽带,开启了各国文化交融的另一条路径。非奥项目注重参与、快乐与分享。这些运动,铺展开亚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万千气象,诠释着更为丰富的体育精神。

  亚运会历经67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相比于奖牌榜的座次,如今人们更看重亚运会与生活的关联。非奥项目大多源自传统体育活动,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参加亚运会级别的比赛,很多人都是业余选手。这种扎根民间的发展模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打破单纯竞技门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将为亚运会保持生命力培育出丰沃的土壤。

  朱爱萍的亚运会之行刚刚开始,“争取为祖国拿一枚金牌”自然是一个目标,但她更盼望着借此契机,让更多人感受桥牌运动的魅力。亚运会舞台,价值不止于竞技普及和项目发展,非奥项目打开了一扇扇窗,从中透射出独特的多元亚洲之美、人文体育之光。(郑 轶)

编辑: 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关于亚运会,你知道多少?

    8月18日,第十八届亚运会将在雅加达开幕。关于亚运会,你知道多少?

  • 致敬!每个拼搏的中国人

    北京奥运这十年,中国已从一个初识奥运举办门道的学习者,成长为推动和引领奥林匹克改革的践行者。

  • 孙杨勇夺冠军 八年圆梦大满贯

    雅加达亚运会游泳比赛昨天开战,中国军团首日拿下4枚金牌。队长孙杨后程发力拿下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实现职业生涯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和全运会“全满贯”。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坎坷亚运 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