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加速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工体育-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体育

产业

体育产业加速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0-10-01 09:03:29 来源: 新华社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题:“全体育”+“智能化”,体育产业加速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许东远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让2020年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也让原本应该在5月份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被推迟至10月份进行。

  不过,随着疫情的迅速稳定,体育用品行业开始复苏。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体育用品行业开始转型升级,从“全体育”和“智能化”等方向寻找突围之路。

  在“全体育”“大健康”的概念之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宏观动向逐渐明晰,泛行业的发展契机涌现;在“智能化”的驱动下,体育产业逐步打破时空局限,向更广的维度拓展市场空间。

  正在加速下沉的消费市场和逐步恢复的社会消费、生产环境,为行业带来新的希望,居家健身领域迅速发展、线上体育产业形态逐步成型、新科技开始大范围应用,这些都成为了2020年体育产业新的发展特点。

  困境中复苏,体育产业逐步走出低谷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表示:“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峰会和体博会推迟举行,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此复杂的环境,让本年度峰会具有更加特殊的历史意义。”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介绍,体育行业的复工复产正加快推进,随着被疫情暂时压抑的体育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以及疫情影响下居民健身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在复苏发展中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新亮点。

  今年3月以来,随着各地健身场所的陆续复工,健身需求逐渐恢复并实现增长,直接带动了家用健身器材的火爆销售。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的调查,诸如跑步机、划船器、瑜伽垫、弹力绳、哑铃等家用健身器材的销售呈爆发式增长。跑步机、哑铃甚至一度全国缺货,企业的订单交货期普遍超过3个月。苏宁易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家用健身器材销量同比增长269%,哑铃、呼啦圈、瑜伽垫销量增长更是高达500%、391%、332%。

  与此同时,户外运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疫情催生了人们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带动了各类户外运动装备的销售增长。据相关统计,我国自行车、帐篷等户外运动产品的销售同样快速增长。

  刘扶民说:“我问了几个出口型健身器材企业,疫情期间销售量恰恰上升了,按道理来讲,疫情出口会不便,疫情期间国际间的交流也没有以前顺畅,但在健身器材上反而是增加的。国外的很多用户大量订货,我问了一家出口占70%的企业,比往常出口同期增长20%。这个我刚开始也不相信,但好像确实是这样。国内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对于体育制造业尽早复工复产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加上我们国家的基础,体育器材的数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保证,国外的需求增加,订单也就增加了。”

  刘扶民表示,疫情期间一些体育服务业企业确实受到了严重打击,一方面需要咬牙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也需要拓展思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用创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

  “全体育”方兴未艾,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

  居家健身市场和“全体育”消费市场,在疫情期间迅速发展壮大。本届体博会,主办方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对场馆营造、武术搏击、运动休闲、冰雪、体育组织与球类及配套设施、运动地材、照明及座椅等展区进行了统一规划,曾经相互关联或在应用领域上存在交叉的品类,进行了跨界融合合并。在“全体育”“大健康”概念之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宏观动向逐渐明晰,泛行业的发展契机涌现。

  “全体育”的整体化解决方案成为企业突破原有领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新路径。2020体博会场馆设施及综合展区负责人郭超发现,在今年体博会期间举行的2020体博会创新推优活动中,人造草系统申请新品评选的企业共有三家。虽然数量相对其他垂直细分领域并不太多,但参与评选产品的创新方向却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部分人造草企业主要针对填充物、垫层之类的技术调整,今年的人造草创新方向是围绕整个铺装体系的革新;整体销售策略也不再局限于颜色变化和成本化竞标,而是开始提供草坪的系统化销售、设计、铺装的方案。

  全民健身场馆成为了行业热议的话题。这从今年场馆设施展区招展情况的一个趋势中得到了体现。一方面,体育照明板块持续升温,包括飞利浦在内的多家体育照明公司积极参展。另一方面,今年体博会中出现的棚房建筑、气膜场馆等新型建筑概念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如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等)的青睐,可拆卸式体育馆和拼装式场馆则受到行业和市场的追捧。能够快速拼装的泳池、冰雪场地以及冰雪、轮滑两用场地也在今年体博会上频频亮相。

  此外,还有一部分展商开始针对更适合大众、赛事和电视转播需求的场馆技术进行研发升级,成为体育场馆设施的集成供应商。这些新型场馆的广泛布局,在迎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大众健身欲望浓厚与场馆营造时间较长之间的矛盾。

  “智能化”势不可挡,新技术催生新动能

  “智能化”成为今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的一大趋势,由高科技加持的个性化定制产品走进消费者视野当中。刘扶民介绍道:“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成为数字化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科技化、智能化正在全面加速,特别是在智慧健身设施改造升级、大型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引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的深度变革。此外,体育参与方式的智能化、线上化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成为健身活动的重要解决方案。直播健身、线上培训、网络赛事等异常火爆。伴随智能健身设施、虚拟现实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在有效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深度破解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瓶颈和痛点,提升运动生活方式的黏性。”

  个人健身统计设备、校园体育智能化管理、无人管理的社区全民健身场馆,成为了体博会上讨论的热点。体育用品制造业在顺应市场集成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同时,主动将用户定制化需求和高科技技术进行融入,成为了一种新潮流。此外,包括场馆座椅在内的多个垂直细分行业,也开始进行多方尝试,以顺应市场和大众的需求。

  无论是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还是赛事组织、内容转播、健身参与体验方式等都在经历深度变革,大步迈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

  刘扶民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面临的任务要比“十三五”更重一些。他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年,我们要用好五年规划的制度优势,谋定而后动,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编辑: 刘云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全民健身日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全国多地的公共健身场所陆续“解禁”。城市的广场、公园到处都有健身的市民,人们已经逐渐从家中走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海洋中。

  • 2020登顶珠峰

    在喜迎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之际,中国登山队选择的纪念方式让世人刮目——再次攀登珠峰,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这是一种使命的承接。

  • 中国女排超级联赛

    2019-2020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于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1月21日举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动一动更健康!冬季健身正当时

  • 优势栏目

    再见,NBA!

  • 优势栏目

    中国女排十一连胜精彩瞬间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