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相聚在北京,迈向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老年人柔力球(竞技)交流活动日前在北京市地坛体育馆落幕。在两天的时间里,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云南等22个省区市的26支队伍、220余名运动员参加角逐。
本次比赛共设男女单、男女双、混双、团体等6个组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国首次单独举办柔力球(竞技)项目的交流活动。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盛志国表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继续重视支持多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老年健身活动的宗旨,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为今后举办全国柔力球竞技联赛奠定良好基础。
在现场,记者看到,竞技柔力球比赛与羽毛球比赛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据大赛副秘书长、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副秘书长仝保民介绍,和羽毛球项目一样,竞技柔力球也分为男女单、男女双、混双、团体等6个小项,场地借用羽毛球场地。不同的是,竞技柔力球的限制线比羽毛球更靠前,只有2.75米。而网高却有1.75米,比羽毛球网要高。此外,每局的球数也不一样,竞技柔力球一般是三局两胜,团体五局三胜,每局根据年龄和规程不同,分为11分和15分制。除了直观的球拍和球不同外,两者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技术动作,羽毛球强调直来直去,而竞技柔力球则更符合中国传统思维和太极文化,主张借力打力。
仝保民表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广柔力球项目,协会在套路的基础上,开始加强竞技柔力球的普及力度。“去年我们把套路做了1-9段的划分,今年也计划展开竞技柔力球的技术评定,希望进一步标准化、体系化,把柔力球更好地推广出去。”在仝保民看来,相较于套路,竞技柔力球更具娱乐性和对抗性。“两者功能和价值各不相同,但又相辅相成。套路的观赏性和健身性比较好,前期需要套路来练习基本功,而竞技则是结果的一个体现。”
在近年来的大力推广下,竞技柔力球在全国范围内也收获了不少“粉丝”。来自四川西昌的赵淑珍告诉记者,虽然竞技柔力球在当地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但发展比较快,在西昌基本每个柔力球站点上都有竞技柔力球爱好者。她自己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接触竞技柔力球的。“感觉竞技柔力球打起来更自由,也更有意思。因为套路会更讲究配合,动作比较复杂,难度也会高一点。”赵淑珍说,“不过正是有了套路基础,竞技柔力球学起来才会更快一些。”
本次活动由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柔力球专项委员会执行,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北京柔韵盛世国际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东城区体育局、北京市地坛体育馆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