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指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也有待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资金来源单一,基本上来自企业的年度预算;培养模式多以线下操作为主,缺乏职业培训的线上资源;国际化培训偏少。高技能人才发展存在瓶颈,存在成才发展“天花板”,职级及工资梯度少,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业绩贡献和收入分配不挂钩;薪酬水平不高。 增加新技术、新工艺的鉴定工种,取消已被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取代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和标准,满足先进制造业技能评价需求。破除年龄、学历、工种年限等限制,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技能资格越级申报、技能等级直接认定制度。 搭建职业培训云平台。推行“线上+线下”“远程+现场”培训模式,开发模拟仿真系统。开展制造业等行业技能人才定向培养。企业给定向培养生补助金,政府给企业补助金。开展技师技术更新培训,给予培训费补贴。 尽快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由企业管理、评定聘用首席技师。采取政策引导与资金资助相结合,以荣誉、奖金、岗位津贴等方式给予激励。 优化奖补方式,推行技能等级晋升奖补制度,建立“师带徒”津贴制度;对新引进或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及输送单位给予配套奖励;对创新成果转化给予补助或奖励,对采购使用单位给予奖励性补贴。 建立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奖励制度。对引进的高级技师在首次购房或租房时,给予补贴。增强公共服务对技术工人群体的覆盖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