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来源:郑州日报
2024-04-08 14:05

原标题: 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再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又提出了新阶段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命题。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成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向。

目前,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目标从追赶向领先转变。实体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从对发达经济体的追赶向全球领先转变,是我国产业发展基础、战略环境与生产力形态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经过数十年长期奋斗,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的阶段,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根本性提升,产业发展基础的阶段性提升为实体经济发展目标转变提供了根本性保证。在生产力形态方面,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在传统赛道之外开辟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发展方式从成本导向向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发展转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长期以数量与规模为方向,遵循成本节约导向的基本方式,极大地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向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实现机制。

第三,创新方式从模仿学习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创新转变。在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整体科技实力的根本性提升,与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协调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实体经济正在从模仿学习向全面自主创新转变。在科技研发的基础上,将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效转变,实现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创新转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驾驶、无人机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提出了三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遵循这一基本内涵与规律,实体经济必须实现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即产业发展的核心从传统的生产制造转向创新主导,通过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与手段创新、组织结构与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新要求,创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产业载体,将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效,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以生产力发展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实体经济发展必须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等一系列产业创新方式,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通过需求创造与需求精准匹配,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需求满足,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创造有效机制,确保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

三是示范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生态联系等多种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效果,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迅速扩散到一般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创新、高效、绿色等方向的转型升级。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因此,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现重大科技突破。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在持续性科技创新基础上形成重大关键性突破是实体经济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的基础。为此,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指引,在三方面实现重大科技突破:一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重大科技装备建设全球领先的突破;二是在提前布局、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实现重大基础研究的新突破;三是以产业创新的需求为导向,有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实现重大应用研究与成果产业化的新突破。

第二,加快新型市场建设。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及其产业载体发展要求的新型市场建设,把握其市场机制的新规律。为此,应从三个方面加快新型市场建设:一是积极探索包括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权市场等在内的新型要素市场、新型权益市场、新型产品市场、新型服务市场等新型市场的体系化建设;二是积极促进包括新型研发中心、新型平台企业、新型中介机构等在内的新型市场主体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包括定价机制、劳动就业、企业盈利模式等在内的新质生产力市场机制的新规律。

第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鼓励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大力鼓励与扶持以研发企业、先进制造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提升企业家素质,培育、引导、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

第四,推进政府引导与管制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规律,积极探索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方式、新做法。一方面,积极引导与鼓励新型产业、新型市场、新型业态、新型模式等快速发展,为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垄断、商业欺诈、损害社会利益等问题,创新管制思路、方法、手段,进行有效管制。

第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经济的开源属性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必须在开放中才能释放发展活力。因此,实体经济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必须推进新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在传统的贸易、投资、金融领域之外,积极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新规律、新要求的新型开放方式;二是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中统筹协调发展与安全、合作发展与自立自强的新机制、新方式。

高煜,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