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珠三角林场的坚守与进击-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一个珠三角林场的坚守与进击

2018-07-13 07:35:37 人民日报

  一个珠三角林场的坚守与进击(人民眼·生态文明建设)

  云勇林场飞马山水库。

  王伟宏摄

  林场职工在巡山。

  张秀丽摄

  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密布,寸土寸金,却隐藏着一座3万多亩的“天然氧吧”——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这里,生长着520多种植物,森林蓄水量达512万立方米,被誉为“珠三角的塞罕坝”。

  云勇林场始建于1958年,风雨兼程一甲子。创业时,白了青丝,绿了荒山;低潮时,困难重重,初心不改;转型时,爬坡过坎,勇往直前;改革时,乘风破浪,创新不已……从连绵荒山到茫茫林海,再到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云勇林场以60年光阴,谱写了一首跌宕起伏的生态文明进行曲。

  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对生态环保认识不足,低端产业一哄而上,影响发展质量。如今,工业重镇佛山痛定思痛:“尝够环境污染之苦,更觉绿色生态珍贵。”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以制造业享誉世界的珠三角,正加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云勇林场的转型探索,堪为生动注脚。

  创 业

  “半个月挖坏一把锄头,个把月砍钝一把镰刀”

  一盏马灯、一双胶鞋、一把锄头、一顶草帽——云勇林场总部展览馆内,几代拓荒者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诉说着一个个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感人故事。

  1958年春,珠江两岸红棉怒放。120多名抽调来的干部和职工,聚集到珠三角泗云山区腹地。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为多个组,吃住、劳动在6个远近不等的工区,垦山造林,开启了云勇林场的创业史。

  林场没水、没电,路边茅草齐腰,山坡荆棘丛生。场部设在附近的甘蕉村,借一间民房办公。职工则统一住在另一个村的祠堂,铺层稻草打地铺。后来,大家就地取材,在各工区搭起一间间茅草棚。厨房搭在茅棚外,几块石头垒个灶,生火做饭。

  1962年2月,19岁的严自强高中毕业,一把锄头挑着行李,冒雨进山报到。他分在最边远的十二沥工区,距场部20多公里,“我挑着90多斤的床板和行李,差不多走了一天才到。途中,有位女同事踩翻石头,跌进小溪。”

  当年,林场主要种植松树、杉树等用材林,要求“头戴帽”(山顶、山背种松)、“身穿衣”(山洼、山脚种杉)、“脚着鞋”(低洼地种竹、果树)。职工每天工作就是打穴、抚苗、育林。

  “冬春季节尽管气温低,我们多数人也是赤脚开山,脚趾冻得像红萝卜。饿了啃几口冷馒头,累了躺在草地歇口气。半个月挖坏一把锄头,个把月砍钝一把镰刀。”严自强回忆。

  荒山野岭,蛇虫出没。有的职工被黄蜂蜇伤,3天下不来床;还有人被毒蛇咬伤,来不及送医院救治,年纪轻轻就长眠在这山里。以防万一,林场成立了民兵排,配发步枪。

  体力上经得起打熬,精神上也须耐得住寂寞。

  山里工区不通电,俯首孤盏听夜雨敲窗,仰头星辰映树影绰绰。一张报纸送进林场,转来转去,读到时已是半月前的旧闻。

  “记得一个冬天傍晚,场部大院空空荡荡。一位老职工独坐凳上,面对一堆篝火,拉起二胡,松涛阵阵掩不住曲声呜咽。”云勇森林派出所所长叶小飞正巧看见,鼻子陡然一酸。

  为了留住职工,林场干部不得不耍点“小聪明”。林场通电后,新招员工报到,便特意安排在晚上。外面伸手不见五指,场部内却灯火通明,再杀上一头猪。新职工个个高兴:“谁说林场苦?这不,灯光明亮,还有猪肉吃!”

  第二天起床,环顾四周,荒野苍茫。新职工顿时心凉了半截,当天就走了一些人,请假回去就再没回来。

  然而,大部分云勇人选择了坚守。他们难免有过短暂动摇,时常也发些牢骚,不过一旦选定,便风雨兼程,一往无前。林场创办头17年,累计种树近3万亩、1170多万棵,每人年均造林20至30亩。

  “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白了头发,绿了荒野。”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已深深融进云勇人的血液,代代相传。

  2001年,严利章接过父亲严根开手中的镰刀,当上了护林员,“牢记父亲那句叮嘱——好好干不要丢人。”

  阵 痛

  “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进山一条泥沙路,弯多道窄,坑洼不平,公交车进不去。场部距附近的明城镇30多公里,步行需3个多小时……1994年7月,21岁的许雄坚挥别广东省林业学校,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进泗云山深处云勇林场大门,“苦点、脏点、累点,我都有思想准备,咬咬牙就过去了,只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国营林场竟发不出工资。”

  熬过创业期的艰辛,云勇林场迅速发展。尤其是1984年7月,管理权从广东省下放到佛山市后,云勇林场按市场需求增种松树、果树,开办松香加工厂、饮食店、旅游项目等,二三产业联动,经济效益倍增。1987年至1990年,云勇林场总收入3518万元,被评为“全国百佳国营林场”。

  不料,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风云变幻,钢材、水泥、塑料等工业品产量剧增,建筑木材需求量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跌。靠山吃山的云勇林场效益一落千丈,陷入“断炊”危机。

  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云勇林场新老职工交替期。一辈子献身林业的老职工收入锐减,心理落差大;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的新职工措手不及,情绪波动大。

  “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上百名员工眼巴巴等着‘出粮’。我们心里难受,压力巨大!”退休老场长陈景讲起这段日子,语调低沉下来,“不过,也不能说走投无路。如果头脑灵活点,至少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加大砍伐量。当时木材市场价格从每立方米1000元暴跌至300元,要维持以前的收入水平,每年伐木量需要从2000亩增加到6000亩。

  “这条路最省心,对付发工资不成问题。但这样一来,种树速度赶不上砍伐速度,不出几年,林场就砍光了,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陈景说,“这是竭泽而渔,养活了这一代,下一代怎么办?”

  二是“一分了之”。分山到户,种速生桉树,投入少,收效快。林场3万多亩地,100名职工均分,每人能分300亩。桉树5年成材,每亩收入5000元,人均年收入能有30万元,超过当时收入60倍。

  对于种植技术娴熟的林场人而言,这是一条致富捷径,十分诱人。但是,专业知识也让他们心存忌惮:桉树素称“抽水机”,大面积单一种植,会导致水源枯竭、土壤沙化,破坏生态多样性。这与生态保护理念背道而驰,也被云勇人否决了。

  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爱林如命”的云勇人毅然选择了后者——“保护绿水青山是林场人的天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林场党支部反复做职工思想工作:“日子再难,哪怕勒紧裤带,也不能变卖‘家产’、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林场植树造林,通常会先试栽部分适应性强的树种,为大面积植树创造条件。现任场长苏木荣说:“这叫‘先锋树’,树有先锋,人也有先锋。林场能走到今天,这些党员和骨干就是先锋,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抑制赚快钱的冲动,也就意味着必须承受惨淡经营的压力。

  “弹尽粮绝,路在何方?”林场领导班子彻夜商讨,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分头出动,四处找关系,向银行抵押借款发工资,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安排一部分青壮年职工,临时到城区就业,熬过眼前“寒冬”。

  佛山是陶瓷之乡,林场周围遍布陶瓷企业。一些开采陶瓷砂的老板得知林场“等米下锅”,找上门,开高价,想买断部分林地挖矿。只要林场松口,马上财源滚滚。但林场一一回绝:“林场的确等钱用,但不能饮鸩止渴。矿土是森林‘粮食’,一旦采挖,生态将遭灭顶之灾。”

1 2 共2页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18年暑运

    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暨暑期图,铁路暑运工作拉开帷幕。

  • 感恩父亲节 大声说出心里的话

    小时候,爸爸的爱是沉默的,他少言寡语,用宽厚胸膛为我遮风挡雨;爸爸的爱也是宽厚的......

  • 又到一年高考季

    说起“00后”的话题,似乎总是自带流量,而如今,这批曾经的“千禧宝宝”又和高考联系到了一起。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暑期学习新技能

    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利用假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

  • 长江水路上的水果商

    巫山县曲尺乡地处长江边,水路顺畅,船运更适于沿江两岸的收运,自然便成了水果商收购脆李的选择。

  • 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揭秘“看不见”的城市大动脉

    • 优势栏目

      青海发布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

    • 优势栏目

      1500余张火车票助力藏族学子回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