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入职体检“一号难求”,不妨多一些变通思维-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娱乐

化解入职体检“一号难求”,不妨多一些变通思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0-11-10 08:07:13

  余明辉

  最近,朋友圈里经常有人吐槽体检难约。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一些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部分社会化体检服务机构发现,除上半年疫情积压了不少团体、个人体检,导致本市体检机构“一号难约”的,还有年底入职潮及公众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见11月8日《北京日报》)

  入职体检旨在确保入职员工身体状况适合从事相关工作,且在集体生活中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不因个人身体原因影响他人。可见,入职体检不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入职单位及其他员工,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等负责。

  今年的入职体检与以往相比,有一些特殊意义。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保就业、保民生依然是头等大事,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入职体检,不仅仅是个人、企业、体检机构三方的事情,更是关系促就业、保民生、加速复工复产的大事。

  亦因此,特事特办破解入职体检“一号难求”,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思考、扎实应对。

  比如,可以考虑出台鼓励措施,尽释服务能力。就现有情况来看,不少体检机构已经开足马力提供服务,但仍然跟不上短时间内猛增的体检需求。那么,是否还有少数体检机构出于疫情考虑尚未恢复体检服务?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调研,分类施策,让各级各类体检机构尽快在保障安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恢复正常运营。

  比如,优化体检项目,助力服务提升。地方各级卫健委等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对现有的入职体检项目进行科学优化,对一些可有可无、不是十分急迫的项目,可以考虑特殊时期适当删减,以此助力入职体检提速。

  比如,完善互认机制,拓宽服务范围。目前,入职体检出现“一号难求”情况的多为京沪等一线城市,但在其他二三线城市,体检资源尚有富余。相关部门、用人企业在要求劳动者提交入职体检报告时,是否可以考虑,允许劳动者提供其它地方资质合格的机构出具的入职体检报告作为依据,以减轻、缓解本地短时间内扎堆体检的需求。

  只有多一些特事特办和精准应对,才能把入职体检这类小事做好,进而助力复工复产,助力保就业、保民生的大局。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