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片
原标题: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要做到“双创”。那么,作为一个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故宫是如何做的呢?首先是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新媒体时代,故宫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做了很多的创新。比如《上新了故宫》这档文化类综艺,它以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其中出现的未开放区域,更是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故宫。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它以一种年轻的视角望进古老故宫的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近距离的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类似的纪录片还有《我在故宫六百年》,它以一种创新的视角讲述宫墙之内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以及宫墙之外的人与这座城池发生的奇妙关联。
其次,故宫还在文创上下足了“新”功夫。从最早爆红网络的故宫胶带以及故宫日历、“故宫喵”等产品的问世,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其文化价值”,这是故宫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故宫的文创不仅将深宫中的文物以具象化的形象“激活”,同时,也让它们为年轻一代所喜欢和接受,通过文化创意,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故宫在文物的展陈方面也做了很多创新。比如600年大展,它就以三个单元为主,通过锁定18个关键年份,让人们一次了解故宫发展的关键节点,还以颜色的变化来展现故宫不同时期的特点。此外,故宫还采用过“实物+文物”的形式,比如曾经在延禧宫举办的“观鱼知乐——宫廷金鱼文化与故宫博物院藏金鱼题材文物联展”,展出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地区42个品种的近200条宫廷金鱼,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世间珍品,还搭配了院藏的金鱼题材文物展。
可以看到,故宫的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它以“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群众大众生活”为原则,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不仅创新了故宫文化的表达方式,更是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生活,走进人心。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