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丨“王妈”塌房,打工者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王妈”塌房,打工者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来源:中工网
2024-05-29 14:48

e网评(内页)

龚先生

网红“王妈”塌房一事持续发酵,最新消息,“王妈”所在公司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对近日网友曝出的“招聘软件开出的待遇是大小周、自备电脑,还有人称工资4000左右、有加班情况、最近两年公司参保人数是0人”等问题进行澄清说明,并对其中的一些管理问题向员工道歉。

17169577639961542_468x841

图源:微博截图

龚先生理解,这应该算是危机公关了,效果如何,需要时间来证明,但网红“王妈”在短视频中为打工者“发声”,在现实中却“背刺”打工者的影响已很难挽回,它给打工者造成的心理割裂感,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弥合。

这也是“王妈”塌房一事的公众情绪的焦点所在。

和早期“七颗猩猩”的作品大多是校园生活不同,“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当保姆”中的“王妈”人设就是一个打工者,走红全靠吐槽霸总、质疑霸总、反对霸总,很容易被打工者代入,“王妈”也因此被称为“打工者最强嘴替”。正是在大量打工者的共情和支持下,“王妈”及其背后的公司收获了大波流量,获得了不菲收入。

而就是这样一家以维护员工权益为价值输出的新媒体公司,背后干的却是涉嫌侵害员工权益的事,剧情人设和现实作为脱节,既要吃打工者的情绪红利,又苛刻对待现实中的打工者,“一边吃打工者的饭,一边砸打工者的碗”,这样的“王妈”怎能不塌房?这样的反差和割裂怎能不让打工者愤怒?

17169592457581859_720x441

通火通明的办公室。图源:知乎网站

有网友调侃,大多数网红形象崩塌,是由于互联网人设与现实身份的不符,而“王妈”之塌房,是因为剧情人设与现实行为的割裂。但无论哪种塌房,网红被流量反噬,多是因为缺乏真诚。

这也提示网红们,作为社会公众人物,需以真诚为本,诚信、正直、善良,谨言慎行,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否则,流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剧情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妈”塌房,关乎网红形象维护,更揭示了一些职场中存在的劳动者权益的缺失,如双休日和试用期社保等本应是劳动者基本权益,却被一些企业无视。据某平台数据显示,周末双休的落实率不足七成。

“王妈”塌房提醒我们,尊重劳动者,遵守劳动法规,不能停留在被流量包裹的虚拟世界里,而应该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有关部门也应该行使职责,监督企业落实情况,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

17169590383911749_695x692

图源:新华社   作者:曹一

而作为普通打工者,除了愤怒,更应正视剧情和现实的距离。

“王妈”系列短剧,归根到底是一种情绪输出。打工者维护自身权益,需要情绪的出口,更需要切实的保障,也需要本人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996”被说成“福报”,当加班加点、放弃天伦之乐被宣扬为“奋斗”典型,内卷的职场文化让人身心俱疲,这也是很多打工者共情“王妈”的社会情绪背景。

现在,当“王妈”在剧中向“女主”转型,在现实中被曝背刺员工,童话已然祛魅,网红形象正在崩塌,我们这些打工者除了愤怒,显然还有许多切实的事要做。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