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合力支持,高质量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发展(引题)
“工”字号文化“新地标”焕发新活力(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县,仅有10余万人口,但是居中四向、五栋连排的山丹工人文化宫却令人印象深刻。2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内,汇集了教育培训、展馆影院、维权服务、文化交流、文体活动、健身养心、风采展示和互助保险等13个服务板块,每到傍晚来这里的职工群众络绎不绝。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部门无偿划拨了土地和房屋,合力推进工会服务阵地建设,让这处崭新的精神文化家园焕发青春活力。”山丹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开平说。
山丹县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是一个缩影。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把建好用好管好发展好工人文化宫作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强省的基础性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规模适度、功能集聚、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高质量推进全省工人文化宫建设和发展。
一座座政治导向鲜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运营管理高效、经费支撑到位、社会效益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新时代工人文化宫,正在陇原大地拔地而起。
依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省各市州、兰州新区、大部分县(区、市)建成有阵地、有队伍、有文化、有活动的新时代工人文化宫,使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日前,经甘肃省政府同意,省总工会、发改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下发《关于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省新时代工人文化宫建设加速提质。
这份《意见》依据《工会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将工人文化宫建设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整合现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服务资源,统筹职工活动阵地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布局。
同时,对工人文化宫提供的公益服务项目,相关部门要作为基本公共文化项目,加强业务指导,推进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工人文化宫与政府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意见》发布后在当地引发反响,不少工会干部表示,这是近年来甘肃省增强政府与工会协同联动、强化支撑保障的有益成果,将谱写新时代工人文化宫建设的新篇章。
“正是通过整合汇聚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资源,实现立体赋能,使工人文化宫成为满足职工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说起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武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金莲感触颇深。
武威工人文化宫曾一度陈旧萧条。202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工会的合力推动下,武威工人文化宫焕然一新,将职工帮扶、互助保障、法律维权、技能培训、艺术培养、休闲健身、子女托管、爱心驿站、母婴休息室、职工书屋、工运史展馆等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当地职工群众学习娱乐的打卡“新地标”。
通过依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玉门市、地处中部西南方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目前正通过当地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及房屋,步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工人文化宫建设新局面。
公益回归,彰显“工”字号本色
平凉市位于甘肃的东大门,地处陕甘宁交汇中心“金三角”,平凉市工人文化宫就建在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曾经,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这里也演绎繁华,但最好的铺面却商业出租,让当地职工群众的心中“五味杂陈”。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20年平凉市工人文化宫调整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市财政给予60%的财政保障。平凉市总工会“借势”收回出租门店,结束了“以租养文”“以租养人”的历史,全面回归公益。通过提升充实职工文化博览中心展厅、职工书画俱乐部、多功能演播厅、职工体育健身室、职工摄影培训中心、职工艺术团排练室等活动场地,市工人文化宫发展成为该市公共文化事业共建共享的基地,更是职工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
兰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坐落在“金天观”古建筑群内,通过发挥文物保护和工会特色服务的独特优势,假期托管融合了文物保护国画书法大讲堂、职工园林园艺大赛、迎新春闹元宵猜灯谜、青年职工交友联谊等活动,让回归公益的文化宫“芳香四溢”。
2023年以来,白银、嘉峪关、天水等市总工会也积极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以文兴业,通过建设“四区五馆三中心”,充分发挥出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主阵地的作用。
“四区”,即工会业务办理服务区、职工文体活动区、工会工作展览展示区、管理服务区;“五馆”,即职工健体馆、职工阅览馆、职工培训馆、职工书画馆、职工文艺馆;“三中心”,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法律综合服务中心、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
“现在的工人文化宫就是职工群众的文化殿堂、精神乐园,不仅承载了过去的回忆,更伴随着未来的成长。”在兰州市总工会的支持下,职工廖智军在兰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开设了工作室,成为这里假期少儿托管服务的主力。
突出高质量,推进“工会+”
如今,政府及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大格局在甘肃悄然形成。
甘肃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支持工人文化宫建设项目审批;财政部门根据本级预算安排情况及时拨付资金;自然资源部门将工人文化宫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其地理位置、交通组织、用地规模等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并落实用地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做好相关审批服务及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文化旅游部门指导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加强与工人文化宫的联系与互动,推动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提升服务效能……
甘肃省总工会也在“十四五”期间,列支不低于4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各地新建、改建10~20家标准化、示范性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一方面实施老旧工人文化宫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新建一批工人文化宫,补齐职工文化设施不足的短板,以适应职工新时代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指导各级工会聚焦职工群众需求,科学整合职工书屋、职工服务中心等工会阵地,大力推进“工会+政府”“工会+社会”“工会+互联网”等新型阵地建设,努力为职工提供多元化、一站式、全天候服务。
目前,甘肃各市州总工会在全面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暨“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中,以“一个县级工会要有一个综合性工人文化宫”为标准,布局和规划工人文化宫阵地建设。各县区工会组织也积极突出“工”字特色,以人工智能运用为引领,增强工人文化宫的时代感、亲和力,努力让工人文化宫成为党政称赞、职工认可、社会认同的“工”字号文化品牌。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