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到青海考察,走进察尔汗盐湖,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 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中午抵达平均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随后驱车60公里来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码头。习近平在这里听取了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介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业技术升级、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发展、镁合金新材料等情况。习近平沿着木栈道走到码头,察看现代化采盐船作业。得知企业发展目标是用5—10年建成全球镁锂钾行业最大的领军企业,习近平表示肯定。
习近平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文字/新华社记者霍小光,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庞兴雷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习总书记到长江源村同藏族同胞共话幸福生活
总书记的到来让这个藏族村庄沸腾了。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
在村民申格家宽敞明亮的藏式客厅里,习近平同他们拉起家常,了解一家人的收入、工作、学习情况。“小孩子几年级了?”“五年级了。”申格的外孙才仁巴桑站起来一边回答一边向总书记敬了少先队礼。申格告诉总书记,生态移民之前,他们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那里海拔4700米,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生活已经好了,提前圆梦了。”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
离开长江源村时,村里男女老少排起长长队伍,挥着哈达,高喊“总书记好”“扎西德勒”,依依不舍同总书记握手话别。一位由大人抱着的小姑娘向总书记献上哈达,总书记轻轻亲吻孩子的脸颊,希望她健康成长。(文字/新华社记者霍小光,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庞兴雷)
再用眼睛喻生态保护 看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2016-03-10 |
这三件事,习近平在青海团最关心2016-03-11 |
再用眼睛喻生态保护 看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2016-03-11 |
生态保护更扎实、扶贫攻坚更坚定、民族团结...2016-03-11 |
【全国两会地方谈】以“眼睛”“生命”为喻...2016-03-11 |
让生态“红线”成为“高压线”2016-03-12 |
【全国两会地方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2016-03-12 |
习近平两会新语之“情”字篇(组图)2016-03-14 |
习近平黑龙江调研 再次强调“两座山”辩证...2016-05-27 |
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止跌回升”2016-06-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