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方舱医院,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王瑜
2020-03-18 07:14:23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最近几天,有关方舱医院休仓的消息置顶微博热搜。一张照片、一句话、一个微视频,均引发网友热捧。

  照片上是湖北省人民医院江文洋医生结束在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个夜班,躺在一张空床上,如释重负。一句话是江汉方舱医院正式休舱,院长孙晖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英雄的城市是因有英雄的你们。”微视频内容是,值守方舱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为庆祝休仓,对着镜头一个接一个拿下口罩露出笑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现有医疗床位短缺、医疗资源匮乏,而患病人数尤其轻症患者人数快速上升的危急情况下,怎样用一种成本较低的方式将这么多病人集中隔离,同时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提高诊疗效果?在没有先例可参照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然而,武汉做到了。不仅创造性地将战地方舱医院的空间移动模式改为空间固定、医疗设备和救护人员移动,以及医患区域可灵活设置的全新模式,还充分利用了闲置体育场馆和会展中心,从而建成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特色的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之所以受到追捧,还在于其展现出的高效。这不只是体现在从提出建立到最后建成方舱医院,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更体现在救治效率和治愈速度方面的成效。

  从2月5日接诊首批轻症患者,至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仓,35天时间,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多张,累计接诊1.2万多名轻症患者,实现“零感染、零死亡、零反复”。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联合国秘书长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国家政要都对方舱医院这种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称赞。

  能取得这种成就并非偶然。在疫情发生后不久,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号召,短短几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军队和地方医护志愿者逆行而上、驰援武汉。最终,有94支医疗队的8000多位医护人员进驻方舱医院。他们不计得失,不惜代价,夜以继日展开救治。他们与患者朝夕相处,结下生死之交。难怪很多患者提及医护人员都是泪如雨下,把他们称为最亲的家人。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医护工作者、军队指战员以及一线服务保障者志愿请战、逆行而上和高效行动,彰显出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普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的范畴,源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文化,源于对于这个国家的深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深沉的大爱,这种爱不只存在于方舱医院,而是弥漫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每个角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人物

  • 洗消分队:守卫火神山的“降魔神兵”

    背负着几十斤重的消杀设备,忍受着消毒液刺鼻的味道,这就是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

  • 热泪盈眶!战“疫”一线的这些话语,听过便难以忘记

    17年前,抗击非典,仲月霞坚守在一线;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灾,她精心救治了上百名伤员;5年前,援非抗埃核酸检测工作单调枯燥且风险极大——如果核酸在提取过程中灭活不够彻底,就可能将检测人员暴露于危险中。

  • 【地评线】东湖评论:让青春在战“疫”一线闪耀光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 【地评线】荔枝网评:激扬青年力量,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