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表彰想“摘桃”? 别想!-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防疫表彰想“摘桃”? 别想!

戴先任
2020-03-18 07:14:1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民政部发布消息称,近日,发现有的社会组织未经批准、违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为引导社会组织加大疫情防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同时确保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合规性和严肃性,经商人社部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社会组织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围绕疫情防控举办评比达标表彰。

  国内各地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方开始开展疫情防控相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危难之处显身手,在此次战疫中,涌现出了不少先进集体与个人,对于这些“最美逆行者”,应该给予表彰,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样才能表达全社会的感恩之情,才能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但要防范这样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变了味道,比如要防范一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些人并没有为抗疫做出多大贡献,甚至毫无贡献,却成了“摘桃派”,与一线战疫工作人员抢功。如果不予以防范,这样的现象并不会少见。此前就出现“医院领导抗疫补助高于援湖北一线人员”的问题。一些社会组织还可能借此给人“发福利”,甚至进行名利交易、权名交易。这样就会损害了评比表彰活动的公信力,也会伤害了真正在一线的功臣,让一线战疫者寒心。

  当心“摘桃派”,要让真正的一线战疫人员能够获得应有的荣誉,就需要对相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规范管理。此次民政部要求经批准不得擅自围绕疫情防控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来得很及时和必要。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予以表彰,就需要予以严管,不能容一些社会组织未经批准、违规开展相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战疫的成果,是无数一线防疫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与牺牲换来的,要更好感恩这些一线战疫人员,不能让他们的功劳被他人轻易抢去。防疫表彰活动不能成了“摘桃活动”。确保表彰活动的合规性、严肃性,要完善奖励制度,还要加强社会监督等,从而让有功者显荣、让欺世盗名者难以得逞。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人物

  • 洗消分队:守卫火神山的“降魔神兵”

    背负着几十斤重的消杀设备,忍受着消毒液刺鼻的味道,这就是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

  • 热泪盈眶!战“疫”一线的这些话语,听过便难以忘记

    17年前,抗击非典,仲月霞坚守在一线;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灾,她精心救治了上百名伤员;5年前,援非抗埃核酸检测工作单调枯燥且风险极大——如果核酸在提取过程中灭活不够彻底,就可能将检测人员暴露于危险中。

  • 【地评线】东湖评论:让青春在战“疫”一线闪耀光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 【地评线】荔枝网评:激扬青年力量,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