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乐千,第一个身份是老师,他的朋友圈满是孩子们捧着自己美术作品的笑脸,第二个身份才是画家,作品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也是十几年如一日,从没落下画画。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是职业,画画是事业。”在普遍认为应该分开的两件事,在他那里却合二为一,自然、惬意,游刃有余并乐在其中。
个人简历
王乐千
号残云、坚洁堂主。1984年4月生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自幼喜爱绘画,200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画家周一新、刘芬等,作品多次入展区市级展览并获奖。现就职于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任美术教师。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银川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参加宁夏首届名师国画提高班。
A
教学与画画并不冲突
作为80后的王乐千坦言自己少了几分90后的潇洒。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的他,在毕业后就考入了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任美术老师,这一干就是十一年,他说迄今为止都没有想过要辞职,因为他认为画画和当专业的美术老师并不冲突,相反老师这个职业需要他不断补充一些绘画的理论知识,这本身对自己就是一个提高,可以说是老师这个职业督促他不断提升的,所以他是打心底喜欢这个职业,并且热爱这个职业的。
在时间安排上,王乐千说:“美术老师除了美术教学工作外还要参加一系列学校统一的工作,这势必会耽误平时画画的时间,只能在业余和晚上挤时间画,很多时候都得熬夜,最晚的时候会熬到凌晨三四点钟,好在我已经习惯,基本上每天都能抽出一部分时间画画,能做到两不耽误。”比起一般人认为的熬夜加班是苦差事,显然王乐千有更乐观的解读,这样的动力来自和许多画家一样的“爱好”。
王乐千的父亲就是一位美术教师,他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就十分喜欢画画,从小学的卡通人物,到中学的美术社团,再到大学的专业国画学习,他走了一条比较正规且传统的绘画之路。没有波澜,却始终如一。
B
少了后顾之忧专心从画
教师职业的稳定性让王乐千少了一些后顾之忧,尽管也想得到他人及市场的认可,但这种愿望并不是很迫切。他希望在教授学生的同时提升和沉淀自己,而卖画之事大多只看缘分。大部分时间里,他作画常出于心、随于性,给学生及家长经常送画,只是因为他们的一句“喜欢”。
孩子们的绘画世界总是多了些淳朴与天真,这对王乐千的影响很大,每当看见孩子们自然勾勒虽不算精致但却极为真实的美术作业时,他也仿佛能听见自己内心最质朴的声音。在这样的心境下,有了他笔下活灵活现的鸟,有了色彩分明的花,这些花鸟被附上了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朝气,如同他眼中的孩子。
王乐千认为从教学中有所得是自己的一种收获,自己身在其中也能感受到快乐,“这种快乐让我对很多新鲜的事情都很感兴趣,并设法尝试。”这样的尝试用王乐千的话说是“玩玩儿”,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随意的工作态度。
C
并行不悖各得其所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憧憬的事,王乐千说他憧憬的是有一天能不被打扰,只专心画画,但这可能是很多年后的事。如果说这是至雅的状态,他认为和当老师上课“俗”的工作生活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在我看来,‘雅俗’本不分家,只是某一时期特定人群的需求不同而已。比如一些反映生活的画在很多人看来比较俗气,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些画却很亲切;而一些宫廷画比较雅致,但也有很多人会觉得很有距离感。”
怎样做到让自己的作品雅俗共赏,是王乐千一直探索的创作方向,而现在的工作、生活、爱好比较统一的状态则是让自己比较欣慰的,虽然自己还有更为雅致的理想。
老师的身份除了给他宽松的心态,还有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这样的认识不但作用于他的绘画创作,也作用于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现在的孩子受西方影响,对素描和造型可能都觉得比较容易接受,一谈国画就认为高深莫测离他们很远,也没有什么兴趣。我就给他们做水墨人物、景物的演示,通过浓淡干湿很随意地体现黑白明暗,学生们一看大呼没想到国画能这么简单。改变了他们以往的认识,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王乐千谈起学生眼神里总有炯炯的光,和他谈起画画一样,也许在他眼中这确实是两件并行不悖的事。
(本刊记者 张晓丽/文 图由受访者提供)
张慈中:解放前“小开”变装帧大家 曾为毛... | 2014-06-02 |
朱继国:把“根”留住(图) | 2014-06-02 |
倪萍:“灾难不可以分担,苦难可以” | 2014-06-02 |
尹浩:身残志坚让爱传递 | 2014-06-02 |
张旭阳:水也泓澄 心也泓澄(图) | 2014-06-02 |
庞邦本:用连环画反映士兵生活 | 2014-06-02 |
宁远:走进“阳光房”的女主播(图) | 2014-06-02 |
一本好书,让河钢宣钢女工段朝霞受益一生 | 2014-06-02 |
胡鸿藻:集厨师与教师于一身的“舌尖上的雕... | 2014-06-02 |
画家李理:用水墨回报自然 | 2014-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