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老行当触网传承“匠心”
//m.auribault.com 2016-05-19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个App汇聚数千手工艺匠人,展卖工艺品、展示制作过程、讲述行当故事——

老行当触网传承“匠心”

  逛古玩市场,怕人多;上网淘文玩,怕假货。咋办?

  打开手机,能看到有人在出售景德镇清官窑里烧出来的罗汉碗,有人在拍卖一把缂丝蝴蝶团扇,还有人在展示煅烧、淬火等一连串的铸剑工艺……这是一个叫做“东家”的互联网App。这个App上汇聚了2000多名传统手工艺匠人,出售、拍卖他们的手工艺品,视频展示制作过程,讲述匠人与行当背后的故事。

  传统手工艺,这个听起来似乎与互联网背道而驰的行当,如今也触网尝鲜儿。借助“东家”、“拾翠”、“老字号”等一批互联网平台,传统手工艺尝试告别古旧、老掉牙的刻板印象,走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

  发掘手工艺匠人,给他们一个新市场

  门上贴着大红对联和福字、墙上挂着和合二仙图、罗汉床上放着全套茶具、电视里还放着首饰设计的视频……从点翠匠人吴女士和张先生的客厅看来,这家人有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情结。这对80后小夫妻还穿着居家汉服。

  左手拿着一根成型的花丝银簪,右手轻轻地捏着镊子,把镊子上夹着的翠鸟羽毛粘在花丝图案中,这是张先生正在制作的点翠簪。这个从汉代就开始流传下来的首饰制作工艺,采用翠鸟羽毛装饰首饰,颜色鲜亮,永不褪色。

  小两口从事点翠工艺,也颇有些家学渊源。二人的祖辈当年都是点翠匠人,从小耳濡目染,他们便也拿起镊子、剪刀学习点翠。“一开始只是自己做了戴着玩,后来很多朋友看见了,都让我给他们做。这才意识到可以卖自己的手工艺品。”

  去年年底,几乎是同一时间,吴女士分别注册了淘宝和“东家”,在上面出售自己的点翠首饰。然而两家店的后续发展,却判若云泥。

  “淘宝店半年卖出去的东西,一只手能数过来。”吴女士说,淘宝上一些店铺出售的点翠首饰,大多数都不是真点翠,而是刷上蓝颜料,价格也因此比她做的点翠要便宜很多。但就因为便宜,买的人趋之若鹜。而吴女士的店,则门可罗雀。

  在“东家”上,吴女士和她的产品,则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待遇。尽管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多元,开张不到半年,吴女士就已经卖出7000多元钱。“好美”“精致”“有文物感”是出现在用户评论中的高频词汇。

  “东家”创始人俞海华介绍,平台上的匠人总体上以中青年人为主,还有不少80后、90后。“东家”有一个专业队伍在全国各地寻觅匠人。“一是可以从政府出台的一些非遗目录里找到线索,二是从全国各个美院相关专业的毕业学生中去找,还可以到景德镇、宜兴这些拥有传统手工艺积累的地方去挖掘。”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