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北疆卫士的生命赞歌
//m.auribault.com 2016-05-30 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北疆卫士的生命赞歌

——军报追记边防连长杜宏事迹受到读者关注

  军报5月8日、9日,连续两天在一版以《魂魄毅兮家国情》和《魂兮归来思念长》为题,追记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一连原连长杜宏短暂、壮美的军旅人生。报道情真意切,用散文化的笔法和讲故事的手法,生动讲述了杜宏从军13年,始终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瞄着打赢练精兵,尽心竭力建连队,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动人故事,实为一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深深打动了读者。

  立意深邃,真情展现家国情怀

  一个英雄的伟大在于他无与伦比的精神高地,一篇报道的成功在于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报道采用人物特写的手法,通过故事叙述、亲友讲述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杜宏爱国爱党爱军的高尚情操,突出描写杜宏赤胆忠魂爱边防、矢志不渝钻打仗、满腔血性勇担当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形象。

  滴水见太阳,一个缩影呈现的是军队这个整体,一个榜样彰显的是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杜宏的英雄事迹生动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大环境下,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官兵怎样树立报国之志、履行神圣使命、甘于牺牲奉献等一系列时代问题,充分展示了新形势下戍边军人的过硬素质和崭新风貌,是广大官兵学习践行强军目标、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生动教材和鲜活榜样。

  报道上篇《魂魄毅兮家国情》一文,开头特意采取“题记”的形式,引用爱国诗人屈原《国殇》中的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作为文首,令读者领略到英雄不灭的家国情怀。文章开篇即由环境描写引入主题,从一位媒体人的采访感受引起发问:“一个31岁的年轻生命,究竟在极寒的祖国北疆怎样怒放?”“究竟在遥远的边关留下怎样的足迹?”带着这些问号,作者展开了进一步的故事叙述。这种别出心裁的入题方式,不仅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而且彰显了杜宏精神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深入阐发主旨,凸显英雄风采。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九队 张冰瑶)

  细节生动,真切见证赤胆忠心

  文章的感染力在于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往往最能还原场景、带入读者、打动读者,而结合数据的细节则更具说服力,让文章的情感更加充沛真挚。

  “界河冰面上的温度至少在-46℃”“每年大雪封山4个月,极寒气温达到-57℃”,明了地写出在伊木河戍边条件的艰苦,从侧面写出“从军13载、戍边11年”的连长杜宏扎根边防的决心与担当。在追踪搜查非法捕鱼狩猎的途中,“穿行原始林区2天1夜,行程近百公里”“带领4名战士蹲守6天6夜”等等……记者连用数字将任务的困难展现在读者面前,直观印证了杜宏矢志戍边、护卫国土安宁的赤胆忠心。

  数字虽然枯燥,但它传递的信息、承载的意义却最具说服力,也是见证血性戍边军人杜宏的最佳佐证。作者在描写杜宏生前的场景时,借用时间点来展开回忆,原本代表时间的数字与作者的描写结合之后,成为主人公形象直达读者心灵的“时间桥梁”,让杜宏的伟岸形象不再单薄。文中出现的每一个时间点,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如文中“2015年12月30日下午……距离他31岁的生日,仅仅过去了22天。”两个时间的重合,让读者对杜宏的牺牲在悲伤之余多了惋惜之情,让人不舍。

  (云南省蒙自军分区 蒋 理)

  故事情深,真实还原英雄风采

  报道下篇《魂兮归来思念长》,以思念为主题,选取连长杜宏生前在连队的搭档、带过的战士、相爱的妻子的深情诉说,把杜宏以连为家的奉献精神、知兵爱兵的真挚情怀、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英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立体动人。

  选取的3个人都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故事,回忆自己与杜宏交往的点点滴滴,既是深情诉说,又是真诚讲述。3段讲述在把握歌颂英雄形象这条主线的基础上,又巧妙地在表现形式上做文章,从侧面突出了杜宏的精忠报国之情。“连队就是你的家,是你永远的牵挂”,从连队搭档李东风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有情有义的杜宏,扎根边防一线,把伊木河连队当家一样来建设的奉献精神;“当你带的兵,这辈子我都骄傲”,在战士张利讲述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学到了杜宏用好爱兵这个“传家宝”,关心战士的思想、生活,更关心战士的成长成才的做法;“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嫁给你”,从真心相爱妻子的告白中,我们读懂了军人的爱情观……这样真情的诉说,这样真切的思念,这样真诚的回顾,使得英雄的形象无比真实,无比鲜活,无比动人。每一个故事,每一分思念,都足以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北部战区空军某部 石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