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三明老区苏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如今的三明人,牢记于心的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受益最大的是结合实际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改革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
昔日“路隘林深苔滑”,今朝“路宽林茂粮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风展红旗依旧,如画三明更美。
“我们的茶叶不喷农药,在采摘生长期连草都不能除,真正的原生态茶要与树木杂草共生共荣、和谐生长”。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五龙山生态茶园,茶农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冬日,走进福建省三明市,从麒麟山山腰远眺,可见蜿蜒流淌的沙溪,似一条碧绿的绸带,静静地系在城中央,灵动而别致。沙溪河畔,草木葱茏,楼宇萦回,尽显“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独特风韵。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三明调研时指出,今后的发展,要把握住“体制创新、市场导向、结构调整”三句话。
你知道的福建三明是怎样的?是重工业基地?是新兴工业城市?其实这里还是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这里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这就是福建三明。
在沙县人眼里,“扁肉是‘砖头’,拌面为‘钢筋’,小吃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2000年以前,沙县10层以上的高楼只有3栋,现在已有195栋。目前,全县有6万多人外出经营小吃,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
这里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向客人介绍,张林顺总喜欢从这幅“山水画”起头。“山水画”背后,珍藏着一段23年前的特殊记忆。
20多年来,这座工业城市甩掉了重污染的帽子,旧貌换新颜;探索出医改、林改的新经验,百姓幸福感持续提升。
以万寿岩遗址保护为契机和示范,以“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为指引,三明悄然开启了文物遗存保护在一个市域范围内的大胆探索,呈现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牢记总书记嘱托,三明人用定力、担当和勇气,为这幅山水长卷添上一笔笔新色,将“如画三明”描绘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实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对沙县小吃发展提出殷切希望。20年来,沙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沙县小吃当作大产业来抓,推动沙县小吃做大做强,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如今,沙县小吃不仅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还遍布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以来,地处福建内陆山区的三明市勇于涉“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不断突破旧有利益樊篱和体制机制障碍,闯出了一条破解医改难题的新路子,贡献了中国新一轮医改进程中备受瞩目的地方样本。
在远离海岸线的闽中、闽西北地区,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坐落着一座高颜值的城市——三明。
20多年来,三明人一直牢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嘱托,做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建设一个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
近日走访发现,福建省三明市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三明”上线一年多来,群众日均网络诉求件暴增了4倍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办事效率提升和城市顽疾迅速得以解决。
人间万事出艰辛,探究沙县小吃的真正“秘方”,辛勤奋斗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美好生活成于点滴奋斗,梦想成真要靠不懈打拼,这就是沙县小吃发展奇迹带来的启示。
加大技改投入,严格落实环保管理制度,三钢人从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发展与环保必须协调推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元旦文艺汇演排练。这支舞一直是学校的保留节目,同样的旋律21年来一遍遍在校园响起。
谈身边事、说家常话,清流县创新形式,发挥红色故事宣讲员的才能和作用,在宣传中将党的政策融入群众身边事例、融入近年的发展变化中,让群众感受到理论、政策就在身边,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1.97%,享有“绿海云都”之美誉,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当地村民变“捕鸟”为“护鸟”。
目前,三明基层诊疗量已达到54.72%,“小病在村(社区),康复回村(社区)”的诊疗机制正在渐渐形成。
三明是一片红土地,其红色历史可以用“一区三地”概括: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
作为三明生态最好的乡镇之一,我们在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方式,让更多乡村像水际村一样‘绿色崛起’。”马?说。
作为沙县本地人,李贤锦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如今他的分店多了,店铺也升级了。和以前相比,日子可谓平安喜乐。说到未来,他说:“我是第一批沙县小吃制作工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希望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遵循发挥“生态+”优势的思路,三明正在借鉴三明医改、三明林改的经验,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比如万寿岩,三明将在保护研究文化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筹建4A级景区,和乡村振兴衔接在一起,发展文旅业。
地处福建中西部山区的三明,是革命老区苏区,也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老工业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16次作出重要批示,为三明发展擘画了协调发展的路线图。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三明擦亮绿色底色,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这里的成功实践,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福建省三明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对于各地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明人有信念,有韧性,把嘱托记心上,咬紧目标,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姿态,纵使条件不完备,也要创造条件试一试,闯出一条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