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正当时,大数据折射图书消费新变-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全民阅读正当时,大数据折射图书消费新变

2020-04-22 21:43: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全民阅读正当时,大数据折射图书消费新变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漫子、阳娜

  世界读书日将至,多份读书报告也火热出炉。今年哪类图书最畅销?国民阅读偏好有哪些新变?让我们透过“读书大数据”一探究竟。

“云听书”“云阅读”受青睐,纸书阅读受到“挤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日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们每天接触的媒介主体,“云阅读”成为更多读者的选择。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上一年上升3.1%。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4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这一比例比2018年的40.2%上升了3.3%。

  广大读者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更长。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及Pad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网络在线阅读的比例、手机阅读的比例分别同比2019年提升了2.3%、2.4%。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数字化阅读方式已经贯穿全年龄层。近半国民习惯于手机阅读,最偏爱“云阅读”的群体莫过于90后和00后。

  与此同时,有声阅读也受到了全年龄层的一致喜爱。无论是在路上、在晨跑,还是休息中,各年龄段“云听书”的比例均有显著增长,随时随地无障碍听书正在成为全民阅读的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

  在“云阅读”“云听书”的流行趋势下,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阅读量不免受到“挤压”。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4.65本、2.84本,低于2018年的均值4.67本、3.32本。

 亲子阅读坚挺:“不用担心我娃没有书看”

  近年来,亲子阅读越来越受重视:在孩子的童年时期,逛书店、陪伴阅读成为许多家长理所当然的日常选择。

  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9年0-8岁儿童家庭中,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0%,较2018年增加1.3%。0-8周岁儿童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2.92次,高于2018年的均值2.87次。

  在书店遛娃、睡前“乐读”等亲子阅读习惯的“侵染”下,我国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持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0-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9%,较上一年提高2.5%。14-17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9.1%,较上一年提高2.7%。

  记者采访发现,在各地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亲子书店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青少年特点引入的视、听、触、感、味等体验元素,让亲子主题书店不只是亲子共读的场所,更成为体验式阅读文化的休闲中心,一些进口绘本、少儿电影读本的引入让更多儿童喜爱“寓学于乐”的氛围和多元化的阅读空间。

  在全社会对青少年阅读的重视下,我国多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继续增长。2019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2.79本,较2018年的11.56本增加了1.23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54本,比2018年的7.10本增加了2.44本。2019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比2018年的8.91本增加了1.45本。

  此外,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结构中,K12教育(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图书的占比明显高于美国市场水平并持续上升,反映了中国K12教育图书领域的增长潜力巨大。

疫情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

  在2020年第一季度,国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抗“疫”战。全民抗“疫”有了书的陪伴,居家的日子不再难熬。

  从总体数据来看,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2020年一季度图书成交额同比保持增长。从品类上看,京东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少儿图书所占码洋份额高达近30%,创历史新高。疫情完全挡不住青少年读书的热情。增长最快的除了教辅、童书及科普类外,还有金融投资、历史、家居、传记等,而科工类实用书籍增长不明显。

  在这个“按下暂停键”的时间段里,人们终于有时间买一些自己喜欢看的图书,并有以“大部头”取代“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京东大数据显示,需要沉浸式阅读的书籍:如金融、历史、传记等,或是提升精神与身体素养的类型:如艺术、哲学、健身保健等,在2020年1-3月均有同比增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华夏万卷硬笔书法练习字帖5本套装》成为2020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幅最大的图书。“书法”类图书的成交额大增,“农林”类书籍也很受欢迎,反映出大家在居家隔离期间没有放弃修身养性,在收拾花草和泼墨挥毫中“释放才华”。

  同时,特殊事件也刺激了相关图书的销量。因NBA传奇巨星科比去世而引发的传记销售增长显著。《鼠疫》《逼近的瘟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疫情相关读物销量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有关医学健康的专业类书籍2月和3月环比分别增长20%、48%,有关心理学的书籍2月和3月环比分别增长3%、25%。包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与疫情相关的读物,2月份的销量环比激增190%。

  疫情期间,图书销量排名前十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天津、苏州、南京。从细分品类来看,石家庄的读者最爱买的是人文社科类图书和教辅类书籍。西安读者偏向购买家居生活类书籍,童书和科普类读物在沈阳销量最好。

编辑: 徐林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专题

    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专题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 专题

    抗“疫”一线党旗红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