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来路 启新程——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知来路 启新程——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2019-08-28 13:26:48 光明网-《光明日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钟超 张焱 王丹

  动人心魄的历史事件,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襟怀磊落的历史人物,彪炳史册的会议文件——

  8月20日,甘肃省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前,庄严肃穆,习近平总书记为烈士敬献花篮。在西路军纪念馆中,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当年西路军英勇奋战、血决祁连的那段悲壮历程。

  “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掷地有声、穿越历史,祁连山下西路军英勇牺牲的烈士英灵堪以告慰。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西路军的故事,抒写了共产党人不屈的忠诚与信仰,而在中国共产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中,还有更多风云际会的华章、荡气回肠的史诗。在深入学习与不断领悟中,我们方能找准自身的历史方位,汲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力量。

体悟“三个来之不易”

  1921年夏,九州烽火,国事蜩螗。却有十几名信仰共产主义的有志之士,从上海到嘉兴,奔走建立了一个“组织新式的党”。他们以“老西”相称,用代码“00000”联系——这不是密码,而是代表“共产主义者”。

  梦想之舟从这里起航,98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始终葆有革命初心和激情的中国共产党,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而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家,已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胜寸心,方能胜苍穹。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南湖瞻仰:“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曾忆否,长征路上斩关夺隘,25000里的路程,600余场战役战斗,近百条河流,40余座高山险峰,红军战士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这是人类精神与意志的伟大远征,更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环境、条件、任务、力量不同,精神却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在于即使时代与条件天差地别,但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没有变,在实现伟大目标时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没有变。

  持初心,方能达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三个“来之不易”,道出了伟大成就背后的艰辛历程,更指明了学习、铭记这段历史的意义所在。不久前,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自觉端正历史态度、树立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锤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记载了一个民族的起与伏,记录了一片国家的兴与衰,也蕴藏了启迪未来的智慧,隐藏着打开未来的密钥。

  从建党之初的50余名党员发展到如今超过9000万人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实现了从濒临崩溃的边缘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为什么能?答案,就在历史中。“复兴号”巨轮行进到当前这片水域,如何穿过惊涛骇浪,驶向更宽广的水域?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永葆生机,永远年轻?线索,同样可以在历史中寻到。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今天读来,仍觉振聋发聩。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述。什么是历史感?说到底,正是以历史思维和文化自觉,精读历史、洞察现实,在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领导干部“多读一点历史”,因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杨家岭、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嘉兴南湖等地;致敬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追忆艰辛奋斗、沉思历史警示、关心老区发展……总书记率先垂范,带领全党一起重修党史课。

  98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就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奋斗的历史。

  从井冈山的探索到长征奇迹,从小岗村的“18个红手印”到深圳的“拓荒牛”,党史、新中国史中有“大道理”“大智慧”,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我们的追梦征程将更有方向感,走得更加坚定。

  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从围绕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到江西瑞金华屋村的“信念树”,传承优良作风,弘扬革命精神,我们的复兴之路将愈加宽广、斗志更加昂扬。

  看得到多远的过去,才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不忘本来,方能不改本色。修好“心学”,方能永葆初心。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上好党性教育这门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清醒和理论成熟的表现,认真读懂党史国史教科书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从党史国史中吸取历史营养、保持历史清醒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功。

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其实质是在强调历史的现时性。对此,朱光潜先生曾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中解读:“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述往事,思来者。学习党史,就是要让历史之光照进现实,启迪心灵,让人们从党史中汲取党建的经验,汲取治病救人的良方,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

  重温党史新中国史,就是重新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生动体现在党史各个时期的人物、故事、情境中。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到江西瑞金沙洲坝的红井;从红军长征路上的“半条棉被”,到解放军进沪后的露宿街头,党史中的感人故事时刻提醒后人,“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确保我们党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重温党史新中国史,就是重新审视历史演进中的经验教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近百年党史中的智慧,足为今天人们沿着前人轨迹继续前行的镜鉴。大革命失败后的血腥屠杀,让共产党人明白了独立自主的重要;“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严重损失,让我们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改革开放前后的悬殊差异,让我们知晓了实事求是的珍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自主……这些先烈付出鲜血与生命代价得来的经验,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财富。

  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更有助于沉着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近年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近两年来面对美国反复无常极限施压的贸易霸凌,中国没有畏惧、屈服、退缩,而是坚持“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针锋相对予以反击,显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展现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强大自信。经历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苏交恶等重大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已经在斗争中走向成熟。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坚,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继承百年大党的历史经验,我们必将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8日 01版)

编辑: 高冲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