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 “福建样本”如何催生国家战略-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20年,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 “福建样本”如何催生国家战略

2020-10-12 09:42:3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20年前的10月1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谋划。自此,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社会体验、智慧社会等方面率先探索。

  20年间,数字福建升级为国家试点工程,结出累累硕果;数字中国战略由酝酿到成型,在神州大地上宏阔铺展。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这种探索创新带来什么启示,对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抢占科技制高点有何借鉴意义?未来我国的数字化发展应如何提质升级?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光明智库邀请专家深度解析,并请相关从业人员讲述自己的“数字生活”。

  本期嘉宾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梁正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院长、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宋志刚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基地研究员 杨嵘均

  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光明智库:20年来,数字福建建设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对数字中国建设而言意义何在?

  梁正:20年来,福建大力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基础,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为增长点,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产业为突破口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生动的“福建样本”。

  首先,数字化为福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为全国其他省市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启迪——在布局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性产业发展,更要聚焦特色化产业发展,尤其是要率先谋划和布局引领性产业,打造地区产业名片。

  其次,凭借政策红利和多个“全国率先探索”等先行优势,福建将加快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外引内培作为着力点。这启示我们,在数字化建设中,应研究制定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政策或聚焦具体产业、具体领域的专项政策。

  最后,在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过程中,福建始终重视数据在政务、民生、产业三大体系中的应用,加速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融合与发展。这启示其他地区:发展数字经济要以推动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要以融合应用为引领,构建未来数字城市。

  宋志刚: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从2001年开始,福建建设统一的政务网络、信息交换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等基础支撑平台,设施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共享,奠定了数字福建的总体框架。到2009年年底,福建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政务网,如今已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统一架构、多级协同联动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近年来,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新进展,5G商用建设加速,政务服务实现“马上就办网上办”,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成效卓著。

  杨嵘均:数字中国的“福建样本”,最可贵之处在于其探索创新的统建共享经验,实现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三者有机结合。在数字福建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应把数字乡村摆在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位置。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提高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培养农民数字化能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继续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中国建设,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光明智库:数字中国建设给国家发展、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数字红利?

  宋志刚:近三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动力更强劲、趋势更明显,为开启“十四五”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2019年)》,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区政务服务事项数据2800多万条、政务服务办件数据5.51亿条、总访问人数10.4亿人,注册用户1.35亿。具体而言,数字惠民便民取得新成效,企业和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在线服务达到较高水平;各地区“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渐成趋势,“掌上办”“指尖办”逐步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杨嵘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借助数字化东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逐步形成。“互联网+人社”行动成效显著,社保卡全国持卡人数达13.05亿人,覆盖我国人口的93.2%。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推进,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广州、重庆、天津、宁波、福州等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前列。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智慧交通让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医疗健康”驶入快车道,“一键游”“一部手机游”等移动应用端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更广范围、更高层级、更深程度地释放数字红利

  光明智库: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数字建设将发挥什么作用?

  梁正: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中间强、两头弱”的问题:以半导体、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硬件构成的核心层实力较弱,而以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为代表的平台层实力较强。这反映出中国在数字经济的商业应用上,具有应用场景多、市场规模大、创新阻碍小的优势,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应注重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建设。

  宋志刚:“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建设将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发力。比如,数字化消费将向新领域延伸,创造新消费形态,促进网络办公、网络会展、数字学习、数字医疗、数字文化、数字传媒,以及智能家庭居住、智能个人穿戴、智能交通出行等较快发展。再如,数字化向制造业和农业等生产领域扩展,提升全链条资源配置效率。

  杨嵘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用户形成的在线消费习惯以及新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刺激数字经济发展。面对数字鸿沟由“接入鸿沟”向“能力鸿沟”的转变,需要更广范围、更高层级、更深程度地释放数字红利,加快解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与现有发展政策和监管规则不匹配、不适应等问题,让数字技术持续赋能美好生活。

  让信息更加惠民便民利民

  光明智库: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应如何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梁正:一方面,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探索构建新经济政策体系。建议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完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一批重要产业链,推动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产业生态;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前沿技术研发,推进与金融、商贸、政务、民生、制造、物流、能源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应用,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抢抓未来数字产业发展主动权;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制措施。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应用场景试点开放,开拓新经济发展空间。建议推动面向数字经济开放应用的场景试点,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政府采购与消费补贴等多种方式,拓展新经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公共数据整合利用方面,要加快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引导企业和社会机构依法开放自有数据,打通政务数据与社会化数据对接瓶颈,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在特定领域开展数据合作。

  宋志刚:要切实提高社会治理决策支撑力,实现各类“城市指挥中心”分级联动;减少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条块分割现象,健全信用法规,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促进政府监管模式与信息化融合创新,建成多元共治、各方参与的市场机制。

  杨嵘均:数字中国建设要坚持信息惠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十四五”时期,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要聚焦脱贫攻坚,继续推动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同时,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张胜、张诗瑶、王斯敏)

编辑:高爽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专题

  • 专题

    聚焦2020年“十一”黄金周

  • 专题

    坐着高铁看中国

  • 专题

    回眸“十三五”

  • 专题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 专题

    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