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中国|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青藏铁路铺就致富路-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坐着高铁看中国|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青藏铁路铺就致富路

2020-10-06 13:33:2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0月5日电 题: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青藏铁路铺就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王?隆⒘鹾槊鳌⑼跹?/P>

  10月的青藏高原已有寒意,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的申得屏,一早打开家庭宾馆的大门。

  巴音村是移民搬迁村,2016年从山里整体搬迁到了茶卡镇。“以前住在老村的时候,我老公在外面打工,我在家里种点小麦、青稞、油菜,日子过得很艰辛。”申得屏说,“搬到了茶卡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村紧邻茶卡盐湖景区,乡亲们纷纷尝试开办家庭宾馆,发展旅游产业。

  “政府给乡亲们建设的都是高标准的住房,楼上楼下共12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配套的庭院,完备的上下水,还有便捷的交通,为我们发展家庭宾馆提供了先决条件。”巴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予洪介绍,随着茶卡盐湖旅游火热,政府鼓励村民开办家庭旅馆,每户给予5万元补贴,建成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主经营,如果家中人手不足,也可以把宾馆租出去,1年租金可达到11万元。

  申得屏说,2016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开行“天空之境”旅游专列,从西宁发车,4个半小时直达茶卡,让本就很火的茶卡盐湖迎来新的游客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客走进茶卡盐湖,走进巴音村。

  “我们现在把土地都流转了出去,专心做好家庭宾馆。”申得屏说,家庭收入从原来的每年十几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二三十万元,旅游专列的开通让乡亲们收入翻倍。

  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客货管理部了解,自2016年开设茶卡旅游专列以来,已发送旅客超过50万人次。

  这个长假,茶卡镇宾馆一铺难求。“今天又是爆满,有的顾客提前1个多月就订好了。”申得屏坐在柜台前熟练地在电脑上登记着入住信息,“我回头跟老公商量再承包一个宾馆,再雇几个服务员。”

  青藏铁路给沿线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色玛村有800多户人家,原来是个靠天吃饭的农业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低保户就有19户。“种点地,养点牛羊,家里也没啥太多收入,感觉一辈子就这么穷过去了。”村民尼玛次仁回忆,“最穷的时候还要去亲戚家里借酥油,家里连一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

  2006年,青藏铁路格拉段正式通车,拉萨货运西站在色玛村旁拔地而起,给尼玛次仁和乡亲们带来致富新希望。

  “火车把货都卸在这儿,还要从市里叫车过来拉货,又远又不划算。”尼玛次仁说,“2007年,我们村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色玛振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搞起了物流,跑起了运输。”当时33岁的尼玛次仁成了振通物流公司的经理。

  拉萨货运西站为这个村办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专门安排藏族职工手把手地教村民办理货运手续,走进村子宣传铁路货运新政策。13年来,振通物流公司飞速发展,从原先30辆小型货车发展到100多辆大型货车。

  “公司员工人均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这两年我们业务种类逐渐增多,还经营集装箱、建材等货运。”尼玛次仁说,村民们还开起了超市、旅馆和修车铺等,生意越做越好。色玛村已经从“农业村”变成“物流村”。

  2015年,色玛村全部脱贫。到2018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当地像色玛村一样靠“神奇天路”改变贫困的,还有加绒村、加错村、柳梧村……

  记者了解,随着青海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青藏铁路运行图的不断完善,巴音村的旅客入住“旺季”越来越长;拉林铁路就要开通了,色玛村的物流生意也要越来越红火了……

  “忙点好,越忙越开心。”尼玛次仁扬了扬手中的接货单,脸上荡漾着欢笑。

编辑: 徐林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专题

  • 专题

    聚焦2020年“十一”黄金周

  • 专题

    坐着高铁看中国

  • 专题

    回眸“十三五”

  • 专题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 专题

    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