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2020-02-08 12:49:44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深耕于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村致富,带领富裕村实现现代化…… 五年来,赵亚夫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纪清钊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调研时曾拉着农业科学家、“时代楷模”赵亚夫的手说:“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这5年来,赵亚夫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帮助贫困村走上致富路,带领富裕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奋进。

  每年春节,记者都会到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看望赵亚夫,今年是第七个年头。79岁的赵亚夫和往常一样,依然与村民在田间忙活。他用知识和奉献为村民酿就了生活的甜蜜,让我们感受到了醇香厚重的年味。

 田间地头的“扁鹊”

  “赵老您来啦,快进屋坐坐!”早上10点,记者跟随赵亚夫来到种桃专业户彭玉洪家。一下车,彭玉洪便向赵亚夫作起了汇报:“赵老,今年我们桃子卖了十几万元,猕猴桃卖了五六万元,再加上鸡鸭鹅,总收入大概有20万元呢!”

  “多亏赵老,现在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彭玉洪说,6年前,因为不懂技术,他租种的80亩桃树近乎绝收。“赵老带着专家,前前后后来我家30多趟,手把手地教我种植技术,终于有所好转。”

  后来彭玉洪增种猕猴桃。“还是赵老专门从日本请来了农业专家,每年来指导两次。”彭玉洪感激地说。

  从彭玉洪家出来,赵亚夫说:“走,我们去看看小方家的蓝莓园。”赵亚夫口中的小方是当地蓝莓种植大户方志强。8年前,方志强来到戴庄,包下100亩地种起了蓝莓,如今年收入已近百万元。

  方志强告诉记者,来到戴庄的第三年,蓝莓苗突然枯死,怎么也找不出原因。情急之下,他找到了赵亚夫,才发现蓝莓是缺铁导致的死亡。“之后我买了硫酸亚铁灌到田里,情况好转很多。”后来,赵亚夫又指导他用有机肥。如今,方志强种植的蓝莓酸甜可口,果实饱满,还吸引了青岛的公司前来寻求合作。

  在农民心中,赵亚夫和扁鹊一样,只不过“望闻问切”的对象换成了土地。“我们农民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找他解决。”方志强说。

助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过去,戴庄有800多户农民务农。随着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南京经济带动了句容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的上涨,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全村务农农户仅剩200多户。

  2015年,赵亚夫和驻村的大学生“村官”们一起,对戴庄村农户务农意愿做了入户问卷调查。受访农户中,有85%的农户愿意把土地入股给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给专业户。戴庄村党委和合作社开始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入股。赵亚夫告诉记者,这叫作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加上高效农业,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2018年,戴庄的人均年收入约27000元,收入中农业占比达到40%。村中已有50多户农户实行适度规模,收入100%来自务农。

  戴庄村富了,但赵亚夫仍旧没清闲下来,扶贫是他一生的事业。

  2018年,年逾古稀的赵亚夫带领农业专家团队第一次走进黔东北的大山深处,为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把脉问诊”。同年,亚夫团队工作室成立,赵亚夫亲自担任总顾问,为100多个合作社,45万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赵亚夫还多次走进张家港市善港村农村干部学院,为来自贵州、江苏、广西等12个省(区、市)的村干部传授脱贫经验,近两年共授课33节,累计听课人数达2937人。

  领富裕村走向现代化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镇江市先锋村调研现代农业,听了赵亚夫汇报的高架草莓示范试种情况后说:“农业发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总书记的教导一直深深镌刻在赵亚夫心头。

  彭玉洪告诉记者,桃园在赵老的指导下走上了循环农业的模式:“除了种桃,我还养鸡鸭鹅等家禽,家禽吃草除虫,粪便还可以当作肥料,这样既不用打农药也不用施化肥,种出来的有机果蔬效益还高。”近年来,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的“戴庄模式”已经被赵亚夫推广到了各地。

  蒋巷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虽然富裕,但农业效益低。2015年,赵亚夫来到蒋巷调研,提出有机栽培、轮作绿肥等技术,为当地“量身”打造了一条现代农业建设之路。目前,全村1200亩粮田全部实施水稻生态有机化生产及立体化种养模式,1亩地收入可达5000多元,比以前翻了一番多,为村集体增加200多万元收入。

  5年里,“戴庄模式”还在句容唐陵、西冯,丹徒水台、五塘等行政村得到推广。“我设想在句容天王镇再发展两至三个行政村,推广越光有机稻米及其销售模式,种植面积可望超过1万亩。”赵亚夫说。

  听着赵亚夫的设想,看着他眼中的期盼,记者再次被他深耕土地的执着坚守所打动。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只有在苦干的路上永不停歇、在奉献的路上不知疲倦,一年又一年。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8日 03版)

编辑: 高冲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20新春走基层

  • 专题

    中工网春节短片·我(家)的年夜饭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年大型主题策划《奔跑的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