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重疾险意外险能否提供保障?-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重疾险意外险能否提供保障?

2020-01-23 16:10:35 广州日报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买了重疾险有没有保障”“疫情来得很突然很意外,买了意外险的有没有保障”……这两天来,很多买过保险的投保人发出了不少疑问。随着疫情的发展,疫情的防控和保障牵动人心。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等举措。

  针对人们热切关注的保险理赔问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寿险和医疗险能对新型肺炎患者提供保障。一位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意外险是不能提供理赔的,而重疾险亦并非买了就能理赔,而是要符合保险条款中的赔付条件才可以获得理赔。”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丽莉

 疑问1: 重疾险、意外险能否提供保障?

  “为什么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买了重疾险不能有保障呢?”市民郭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采访中记者获悉,实际上,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非列在重疾险的保障范畴内,一般重疾险被定为:“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风险发生时,当被保人达到保险条款所约定的重大疾病状态后,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行为。”

  “重疾险只赔付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且要达到相应的赔付条件。”保险从业人员黄小姐告诉记者,目前的重疾险产品保障范围中尚未包含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但因感染而导致四种或更多合同中包含的情况,是可以赔付的。黄小姐解释说:“我们公司规定的‘四种’类型是指,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的深度昏迷,或者肾衰竭,或者经医生诊断寿命小于12个月,或者身故。”

  市场上很多重疾险产品未能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提供保障,仅部分重疾险条款中有“生命终末期保险金”的可以获得资金补助,比如基本保额为30万元的,那么保险公司可为客户提供30万元的赔付金。

  对于意外险,保险公司将“意外”二字定义为:“属于受外来、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得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种疾病并非意外,无法获得意外险的赔偿。

 疑问2:哪些险种可以直接提供保障?

  从事保险业的郑先生告诉记者,寿险和医疗险可为患者提供保障。他解释,如果因为感染新型肺炎而不幸身故,那么寿险是可以赔偿的。

  对于医疗险,郑先生进一步解释,“只要过了等候期的,基本都可以实报实销住院的治疗费用。”而已经启动紧急预案的保险公司中,有不少险企表示,在应急机制发布前,已经投保相关保险公司意外险、健康险等含疾病保障的保险计划的,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就诊,将取消疾病等待期。

 疑问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由政府买单 还能获得理赔吗?

  21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明,凡是在武汉市各发热门诊当中留观的患者,门诊治疗费用也由政府买单。

  对此,很多购买了保险的人们发出疑问,若政府对医疗费兜底,患者还能获得理赔吗?黄小姐解释,医疗险需要分辨,假如患者本人没有支付费用出院那可能就没有发票,医疗险就报不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重疾方面,符合合同条款以及因为感染而导致出现规定的情形的,不管是不是由政府买单,或受保人有没有出院,只要达到相关病况,根据医生开具的证明,就可以获得理赔。”

 疑问4:

  在香港购买的保险产品理赔是否不一样?

  此前,很多投保人喜欢到香港购买保险,那么理赔的条件和内地有什么不同呢?在香港的保险公司工作多年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购买过寿险和医疗险、符合条款的一样可以获得理赔,其中,在他们公司购买的寿险,香港保单人寿赔偿不需要等待期。

  “即使购买的是某款重疾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而出现肾衰竭透析的,还不需要等待90天。这个规定或与内地有差异,不同公司的规定不相同。”该人士称。

编辑: 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2020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年大型主题策划《奔跑的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