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怀揣技能,春节错峰南下务工 白打博出发前 接到3个岗位邀请-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新春走基层】怀揣技能,春节错峰南下务工 白打博出发前 接到3个岗位邀请

2020-01-15 17:08:46 四川日报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成栋)“要开始干活了。一个月工资六千五,管吃住!”1月14日晚,一切安顿好后,白打博给家人打了个电话。4天前,这名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马依足村俄尔提组的贫困户从老家出发,前往福建省厦门市的建筑工地,成为一名塔吊司机。

  近年来,凉山抓住春节期间用工紧缺的时段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西昌火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下旬开始,随着彝历新年结束,西昌站就迎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

  除了打春节期间的“时间差”,凉山彝族群众不断提升的劳务技能,为其增添了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的底气。

  “以前靠卖力气,打工路子窄,挣得也不多。”白打博说,此前,他做过建筑工、当过搬运工。后来,他认识到,同样是打工,专业工种不仅“省力气”,而且挣得多,于是下定决心要学一门手艺。

  “劳务输出、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是关键。”凉山州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单长庆说,凉山多个部门陆续启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初步统计,自2016年以来,仅凉山州人社系统实施的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等,就培训贫困劳动力20余万人。

  “我们要求,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单长庆说,在凉山,当地主要培训模式为与“一帮一”技工院校、省州劳务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合作,开设汽车修理、电子商务、电工、焊工、中式烹调等就业率高、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扶贫专班”,定向组织贫困劳动力参训。

  白打博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去年,他先后在凉山州、金阳县两级组织的农民工培训学校学习起重设备操作。如今,白打博手里的从业资格证件一应俱全。正是有了一手技能,前往厦门前,他就接到3个岗位邀请。

  有了劳务技能,凉山籍农民工越来越受用工单位欢迎。去年,凉山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约13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0亿元左右,实现务工人数、劳务收入“双增长”。

  “等于是全州每4个人里头,就有一个人长期在外务工。”凉山州农民工服务保障中心主任廖益介绍,去年,凉山全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的有5.7万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9.16亿元。

编辑: 张洁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20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年大型主题策划《奔跑的人》

  • 专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