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云南大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守护乡愁记忆(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新春走基层]云南大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守护乡愁记忆(组图)

2020-01-06 13:20:03 新华网

  图为航拍洱海之畔的古生村。

  新华网昆明1月21日电(罗春明 赵普凡)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的“乡愁小院”如今成了当地的一个热门“景点”,每天他都要给络绎不绝的游客宣传洱海保护、讲解乡愁文化。

  古生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是一个白族聚居的古村落,走进村子,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我们古生村近几年来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变化特别大。”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德昌说,自己打算把“乡愁小院”建成一个宣传环保的平台,守住古生村的乡愁记忆。

  为提升人居环境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把古生村建设成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大理市编制了为期15年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村容环境综合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完善基础设施、省级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创建、产业发展富民、村民自治综合改革试点六大工程。

  “我们实施了进村路主干道、污水综合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综合举措,古生村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追忆“乡愁”,来自成都的游客潘先生说,“村子古色古香,环境卫生也很好,我觉得这里的老百姓幸福感特别强!”

  古生村是大理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大理州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州共有88个乡镇实现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46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82个乡镇实现垃圾处理设施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垃圾靠风吹,污水靠太阳晒。”在祥云县下庄镇党委书记段朝章的记忆中,该镇金旦村昔日满是垃圾和人畜粪便,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而今的金旦村,硬化路面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分类垃圾桶,不少人家还安装了家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2016年以来,金旦村通过改电、改路 、改圈、改房、改水、改灶、改厕“七改”和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三清”项目实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2017年国家级环境整治型示范村。

  在祥云县禾甸镇文新村,63岁的村民熊加帮正在自家刚建好的小楼房前清理着杂物,今年春节后,他们一家即将搬入新居。“村子变化最大的是房子和道路。” 熊加帮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是土基瓦房,村间道路更是逢下雨天“穿着雨鞋都走不了”。

  禾甸镇党委书记段青云介绍,从2016年12月份开始,文新村围绕“三拆三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即:拆除危旧房、拆除闲置房、拆除“两违房”;建家园、建花园、建菜园。截至目前,该村已拆除占道旱厕24座,拆除危房4185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750平方米。

  苍山脚下,洱海之畔,一场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渐次展开。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大理州将重点开展全州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公厕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项目建设。2019年底,实现全州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5%以上,乡镇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完)

 图为航拍祥云县禾甸镇文新村。

  图为航拍祥云县下庄镇金旦村。

  图为祥云县禾甸镇文新村正在进行危旧房拆除。

  图为祥云县下庄镇金旦村一位村民走在新建成的环村路上。

  图为一位村民走在古生村巷道内。

编辑: 徐林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专题

    聚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 专题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 专题

    2019年大型主题策划《奔跑的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