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商用,在开放合作中“提速”(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中国5G商用,在开放合作中“提速”(图)

2019-11-18 04:14:47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工信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举行5G商用启动仪式,这也标志中国5G正式商用。同时,三大运营商还披露了最新的5G商用城市名单,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50个城市成为5G首批开通城市名单。图为顾客在杭州一家5G营业厅里体验5G手机。龙 巍摄(人民视觉)

 据路透社报道,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智库发布研究指出,至2025年,中国预计将会有6亿5G用户,在绝对数量上领先全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报道指出,中国与韩国是当前已展开5G商用部署的国家。中国对5G的推行,表明将科技置于未来发展的核心地位。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日前正式启动5G商用服务,推动电信业与智能手机制造等相关行业发展。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5G手机设备的迅速推出,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游戏市场。

  近日,国内3家运营商发布了各自的5G套餐,标志着5G商用正式迈出第一步。当前,国内运营商推出5G应用程序,其服务主要围绕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展开,能够实现超高清视频、4K直播、高清游戏和基于云的虚拟现实等高容量视频传输服务。

  在应用的发展模式方面,5G与4G存在明显的差异。4G在商用化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短视频、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等“杀手级”应用。而5G则从技术标准制定之初就开始了应用方向的讨论,因此5G的应用指向更为明确。未来,属于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将有望让消费者体验更为丰富的5G服务。

  除了消费级应用,围绕什么是5G时代的行业级应用,业界与学界也已形成一定共识。除了“增强型移动宽带”之外,另两大方向分别为物联网以及高可靠、超低时延的通信服务。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时延敏感的领域,5G有望发挥技术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5G技术有独特优势。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以及国内科研院所的人才储备,都使中国5G技术形成自己的独有强项。

  回顾移动通信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在2G与3G时代,承担了芯片、终端、仪表、基站等产业链全环节的生产工作,在业界与学界积累了大量人才和技术储备,这是中国的重要优势。进入4G时代,国内热门应用不断涌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体量空前扩大。大体量的市场促进了包括通信设备在内的通信产业的整体发展,这是中国发展5G技术的又一优势。

  当然,5G技术的真正发展,仍需建立在全球性生态链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通信行业涉及庞大的产业链,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无法完成所有5G技术的突破。5G技术需要在开放、竞争、合作的过程中逐渐进步。

  由工信部牵头的中国5G推进组即推动了国内外的合作。在这项计划中,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高通、大唐、爱立信等国内外企业参与了多项试验的合作。5G多项关键技术的早期适应验证都需要全球产业链内各环节的共同参与。

  未来,中国将从三个着力点出发,推动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挖掘优质的应用场景。在5G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与推广的大背景下,包括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界形成合力,开发出真正发挥5G技术优势的应用程序,这是使5G产业健康发展和繁荣的关键点。

  其次,进一步考虑频谱规划。当前,国内运营商部署的频段在sub-6GHz以下,但从长远来看,当高容量、大带宽的应用出现时,仍需要推进中频段与高频毫米波等新频段的布局。

  第三,用技术实现5G安全。5G的安全问题不是单个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界面临的共同挑战。5G安全架构是分层分域的一个生态系统,不同层、不同域会出现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设备厂商、互联网厂家等不同的责任主体。5G的安全归根到底是技术问题,需要整个产业界共同努力,通过技术手段为企业和用户的安全保驾护航。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化存卿)

  (林子涵采访整理)

编辑: 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希腊并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