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看山西】一分钟产一片车轮!网媒记者点赞“太重速度”(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能源革命看山西】一分钟产一片车轮!网媒记者点赞“太重速度”(组图)

2019-09-03 09:17:45 黄河新闻网

  9月2日,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在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采访。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侯津刚 周昱丽)你知道生产一个火车轮需要多长时间吗?答案一分钟!9月2日,在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们亲眼目睹了车轮生产的全过程,不禁为智能化、高科技的“太重速度”点赞。

  在该公司车轮二厂锻轧操作组的操作间,记者看到,一块特定尺寸的钢锭经过1200度的高温烧红后,放入出轮生产线,通过预成型、成型、轧制、压弯冲孔、打标、测量等六道工序,一个车轮就成型了,全程不超过1分钟!

  太重的车轮生产线是全球技术最先进、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拥有“一分钟生产一片车轮”的超强能力,24小时不停点,单月总产量可以达到4万片,创造了世界纪录,达到了世界上最快、最高效率生产线的水平。

  9月2日,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在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采访。

  据了解,太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生产车轮、车轴、齿轮箱和轮对集成产品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太重轨道交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64年,新中国第一个火车车轮轮箍厂在马钢建成,而这里生产的中国第一片整体辗钢车轮,正是出自太重制造的压轧设备。凭借先进的制造能力,十二五期间,太重每年能够为国家提供车轮25万片,达到国内总需求的四分之一以上;车轴5万根,达到国内总需求的15%以上。目前,拥有年产车轮60万片、车轴16万根 轮对8万副的生产能力,产品已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

  9月2日,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在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采访。

  下一步,太重还计划为高铁穿上“国产鞋”。太重已经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的动车组轮轴制造技术,2016年7月装有太重研发生产的动车组车轮和车轴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和“蓝海豚”在郑(州)徐(州)线上各以420公里的速度交会而行,向全球展示了“中国速度”。

  2017年1月,太重正式获得CRCC颁发的认证证书。目前太重铁路工业园已经实现了国内350kw/h高铁用轮的每月小批量交货。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技术突破,使太重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高铁轮轴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书写了高铁装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篇章,标志着太重轮轴已完全具备与世界先进水平厂家比肩的实力。

编辑: 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